[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布防的车底成像安全检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79991.8 | 申请日: | 202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66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魏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普凡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8/10 | 分类号: | G01V8/10;H04N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布防 车底 成像 安全检查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布防的车底成像安全检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涉及车底安全检查领域,主要包括便携箱体、零件存储仓、万向轮、伸缩拉杆、防水航插等。便携箱体内设三个零件存储仓,两车底图像采集模块放置在其中的两个,另一个排放便携式显示器、车牌抓拍摄像头、锂电池、摄像头支架。本发明核心零部件均采取无线设计,防水防尘,集成收纳于便携式航空箱,可实现极端条件下的快速拆装,布防便捷。易失效零部件通过优化性能,降低故障率,并且选用模块化方案,无维修经验的操作人员也可以迅速替换,稳定性高。确保车检任务顺利实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安全检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可快速布防的移动式车底成像安全检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临时需要车底安全检查的重要会议、体育赛事、文艺演出等大型活动,安检员往往使用移动式车底成像安全检查系统判定过检车辆底部是否藏有违禁品。但现有移动车底安检系统布防步骤繁琐,应变能力弱,难以快速维修。一旦出现故障,需要专业技术人员逐项检查,耗时长,易延误车辆安检,造成拥堵。而且传统车底安检系统对环境要求高,如供电稳定、空间充裕、光线充足等,限制了其应用推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车底成像安全检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目的在于实现车辆安检快速布防,即使在恶劣环境中,也能迅速搭建车检通道,及时响应安防任务。该系统易操作、免维护、故障率低,而且适应常见车检场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提供一种新型车底成像安全检查系统,其特征是所有硬件集成在一个便携式航空箱内,该航空箱由便携箱体、零件存储仓、万向轮、伸缩拉杆、防水航插构成,零件存储仓用于放置车底成像安全检查系统核心零部件,所有零部件分为三个单元收纳于便携箱体,箱体下有万向轮,便于移动,箱体侧面安装伸缩拉杆,易于推拉。
更进一步的,便携式航空箱有三个零件存储仓,对应收纳车底成像安全检查系统三套零部件,其中两个单元存储车底图像采集模块,另一个为扩展存储单元,用于放置便携式显示器、车牌抓拍摄像头、锂电池、摄像头支架。
更进一步的,两个存储图像采集模块的存储仓完全一致,均由防护外壳和充电模块构成,充电模块内嵌于防护外壳,两侧有电极,并与扩展存储单元内的锂电池连通。
更进一步的,车底图像采集模块主要由防护壳、微型工控机、锂电池、扫描摄像头、散热片、5G增益外置天线等构成,其两侧内凹处设置接触电极,便于双手搬运并与充电模块两个凸起咬合,扩展存储单元内的锂电池可以通过这两个电极为图像采集模块充电。
更进一步的,车底图像采集模块的防护壳防水防尘,浸入水中两米内仍能保护整机正常工作,微型工控机及锂电池产热通过散热片导出。
更进一步的,微型工控机连接5G增益外置天线可以将车底图像传输至便携式显示器。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车底成像安全检查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不使用设备时,应将整机接入220V交流电,确保扩展存储单元及车底图像采集模块内锂电池电量充足。
(2)将整机运输至需要临时布防点位,取出图像采集模块放置在车辆安检入口,开机,根据现场需要布置软隔离,使车辆通过时该模块位于其中部。
(3)将便携式航空箱移动至距图像采集模块3至12米处,并取出车牌抓拍摄像头,通过支架固定于航空箱,调整高度及角度,使其正对过检车辆牌照,接入电源自动开机。
(4)车牌抓拍摄像头自检完成后,自动与图像采集模块内微型工控机组网,无需人员操作,默认上传车底图像及车牌信息至云端,可通过管理员账号在设置界面关闭。
(5)打开便携式显示器,点选使用中的图像采集模块,即可获取车底图像及车牌信息,根据现场需要可对画面进行放大、锐化、高亮等常规图像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普凡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普凡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799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