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体构造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82130.5 | 申请日: | 202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91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若林充;宫本康史;元木正纪;辰田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0R19/34;B60R21/3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朴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体 构造 | ||
一种车体构造,抑制轻碰撞时的车头盖的损伤。车体构造(A)具备在作用有第1规定载荷的情况下压缩变形的后部溃缩盒(53c)、以及在作用有比第1规定载荷小的第2规定载荷的情况下压缩变形的前部溃缩盒(53d)。车头盖(BF)的前部位于比后部溃缩盒(53c)的前部靠车辆后方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汽车上所设置的车体构造。
背景技术
例如像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那样,在汽车的车体前部设有在车宽方向两侧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右一对前侧架。在专利文献1中,在前侧架的下侧连结有副架。副架具有在左侧和右侧分别构成为大致平行四边形状的闭环构造部。即,左侧的闭环构造部具备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前方构件、从前方构件的两端部朝向车辆后方向车宽方向内方倾斜的内方构件及外方构件、以及从内方构件的后部延伸至外方构件的后部的后方构件,此外右侧的闭环构造部也同样具备前方构件、内方构件及外方构件、以及后方构件。
此外,在汽车的前侧能够开闭地设有车头盖。该车头盖的车辆前部位于前保险杠的上部及其附近的情况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068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此,设想汽车例如碰撞到障碍物的情况。根据碰撞的程度,有被分类为专利文献1的闭环构造部的只有车辆前侧部分变形的程度的轻碰撞的情况。为了在该轻碰撞时不给车体的骨架部分(例如前侧架等)带来损伤,存在采用在该前保险杠的内方配设保险杠加强件,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溃缩盒支撑保险杠加强件,仅使溃缩盒压缩变形来吸收轻碰撞时的撞击载荷的构造的情况。
然而,若在轻碰撞时溃缩盒压缩变形,则碰撞到汽车的车辆前表面的障碍物相对地向车辆后方移动,存在该障碍物碰到车头盖的车辆前部的情况。车头盖与前侧架等相比,强度大幅降低,因此在障碍物从车辆前方碰撞时容易变形。若车头盖变形,则必须进行板金修理或用新品更换,无论是修理还是更换,都存在修理费昂贵的问题。
本申请是鉴于以上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抑制轻碰撞时的车头盖的损伤。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公开的第1侧面的前提是,一种汽车的车体构造,在车辆前侧具备车头盖。车体构造具备:左右一对后部溃缩盒,被安装在车体侧构件,从该车体侧构件向车辆前方延伸,在所述汽车发生碰撞时在第1规定载荷作用之前保持初始的形状,在作用有第1规定载荷的情况下压缩变形;以及左右一对前部溃缩盒,从所述后部溃缩盒的前部向车辆前方延伸,在所述汽车发生碰撞时在作用有比所述第1规定载荷小的第2规定载荷的情况下压缩变形。所述车头盖的前部位于比所述后部溃缩盒的前部靠车辆后方的位置。
根据该构成,在汽车碰撞时撞击载荷作用于前部溃缩盒及后部溃缩盒。此时,在比第2规定载荷大且比第1规定载荷小的撞击载荷作用的轻碰撞的情况下,前部溃缩盒压缩变形,而后部溃缩盒在前部溃缩盒的车辆后方几乎不变形,维持原来的形状,后部溃缩盒的前部为位于比车头盖的前部靠前的位置的状态。因此,即使障碍物相对地向车辆后方移动,也不会碰到车头盖的前部,因此能够抑制障碍物的碰撞引起车头盖损伤。另外,在撞击载荷超过第1规定载荷的碰撞时,后部溃缩盒也变形,从而能够吸收撞击载荷。
本公开的第2侧面的车体侧构件是支撑前悬架装置的悬架支撑构件,在所述悬架支撑构件的前部,安装有所述后部溃缩盒的后部。
根据该构成,悬架支撑构件是支撑前悬架装置的构件,因此是高刚性的构件。通过在该高刚性的悬架支撑构件上安装后部溃缩盒,在轻碰撞时能够抑制后部溃缩盒的后退,能够避免障碍物碰到车头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未经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821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装置及制造发光装置的方法
- 下一篇:车体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