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茶及其精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87127.2 | 申请日: | 202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69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林振传;邵克平;张大贵;包日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董晗 |
地址: | 3552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茶 及其 精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茶及其精制方法,所述白茶精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自然萎凋;(2)动态萎凋:将步骤(1)所得茶叶放置在蒸汽中蒸制1‑2分钟,再将所得茶叶放入转速为7‑9r/min的滚筒中,并往所述滚筒中吹风,使茶叶在3‑5分钟内快速冷却至27‑30℃,得到动态萎凋叶;(3)静态萎凋;(4)将步骤(3)所得茶叶静置;(5)烘焙;(5)精制;(6)复烘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以成熟度较高的白茶鲜叶进行自然萎凋后进行蒸汽处理,能够使鲜叶内水分分布均匀,叶态回软,利于茶叶青草气的褪去,利于多酚类物质的分解转化及茶汤苦涩味的降低,提高茶叶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茶及其精制方法。
背景技术
白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主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建阳、松溪等地。因制法独特,不炒不揉,成茶色泽银白灰绿,滋味鲜醇、清甜,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而白茶以其独特的保健功效,性清凉、退热、降火、祛暑、消炎等,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具有极强的收藏价值。
现有白茶加工工艺的提升,主要是集中于对“一芽一叶,一芽两叶”的鲜叶成熟度较低的原料进行的改进。极少对以成熟度较高的一芽三四叶为原料的加工工艺进行改进。
而按照传统工艺加工的白茶,尤其是以成熟度较高的鲜叶为原料制成的白茶,多数是将茶鲜叶直接摊放在竹筛上或是利用萎凋槽进行萎凋,由于茶鲜叶的成熟度高,萎凋不充分的话,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足,造成成茶色泽灰绿稍黄、香气平淡稍粗、汤色较暗、滋味纯正但不醇厚、叶底黄绿等问题;而萎凋过度的话,容易造成白茶萎凋程度不均匀,使白茶有异味,影响茶叶品质,使得成茶等级较低,生产效益不高,不利于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白茶及其精制方法,解决现有加工工艺以成熟度较高的鲜叶为原料制得的白茶萎凋程度控制不当,所得白茶无浓郁花香、滋味不醇厚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白茶精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自然萎凋:将一芽三四叶茶鲜叶均摊,摊叶厚度为5-7cm,将均摊后的鲜叶置于温度为27-30℃,相对湿度58-62%的环境中6-10h;直至鲜叶含水率降至45-50%;
(2)动态萎凋:将步骤(1)所得茶叶放置在蒸汽中蒸制1-2分钟,再将所得茶叶放入转速为7-9r/min的滚筒中,并往所述滚筒中吹风,使茶叶在3-5分钟内快速冷却至27-30℃,滚筒继续转动至鲜叶含水量为40-45%,得到动态萎凋叶;
(3)静态萎凋:将步骤(2)所得茶叶置于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为53-57%的环境中2-3h;然后每4-5h升温4-5℃,直至环境温度达到40℃;
(4)将步骤(3)所得茶叶放置于温度为45-48℃,相对湿度45-50%的环境中3-4h,静置至茶叶含水率15-20%;
(5)烘焙:烘干温度为85-90℃,烘干时间为10-15min,烘干至茶叶含水量为8-9%;
(5)精制;
(6)复烘焙:将步骤(6)得到的茶叶进行复烘焙,复烘焙温度为60-65℃,复烘焙时间为10-15min,烘干至茶叶含水量为5-7%。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上述白茶精制方法制备的白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871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滨海盐沼湿地植被的修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食管癌术后颈部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