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99702.0 | 申请日: | 2022-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32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方明;郝培栋;曹栋强;龚丽锋;李晓升;邓明;张伟伟;王昊晟;陈家栋;吴春怡;吴昭涛;朱思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格派钴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51/04 | 分类号: | C01G51/04;C01G53/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沈兰兰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前驱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 一种复合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合成羟基氧化钴前驱体
将可溶性钴盐、碱金属氢氧化物、分散剂与EDTA混合,并流进入带有底液和通入大量空气的反应釜中进行恒温共沉淀,充分反应后对得到3μm羟基氧化钴前驱体材料;通入空气量不小于5m3/h,反应釜开机和通气提前进行2h注入,pH控制在10.0-12.5;
合成富锰前驱体
以3μm羟基氧化钴前驱体浆料为核心,将氯化锰、氯化镍、氯化钴和氯化铝按摩尔比Mn:Ni:Al=80:15:5的比例配置混合溶液,与液碱,EDTA-2Na和氨水混合溶液并流通入大量氮气的反应釜中进行恒温共沉淀,充分反应后,粒度做至6μm,对浆料进行固液分离、陈化、离心、干燥得到CoOOH为核,Mn0.8Ni0.15Al0.05(OH)2为壳的复合前驱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可溶性钴盐为氯化钴溶液,配置浓度为2.0 mol/L;碱金属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钠,浓度为8.0mol/L;EDTA浓度为0.04 mol/L;分散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反应温度为70℃,且进行搅拌,搅拌转速为550 r/min,通入空气量为5m3/h,流量比为5:1,反应釜材质为钛合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搅拌采用螺旋式喷射状搅拌桨叶,通过桨叶上的环状气孔直径为3-5n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将氯化锰、氯化镍、氯化铝按摩尔比Mn:Ni: Al=80:15:5的比例配置混合溶液浓度为2.0mol/L,液碱浓度为8.0 mol/L,EDTA-2Na和氨水混合浓度为0.4 mol/L。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反应合成温度为52℃,搅拌转速为650 r/min,通入氮气量为2.5m3/h,pH控制在11.5,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为10g/L,反应釜材质为不锈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得到的复合前驱体,洗涤五次后烘干,保证电导率小于等于10μs/cm,烘干温度为1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格派钴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格派钴业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9970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