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市政道路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99759.0 | 申请日: | 2022-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34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楠;牛攀;李程;程义伸;刘政扬;程尧;陈璞;刘志安;李宁;石广峰;石志勇;朱志豪;王远;潘卫东;潘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7/14 | 分类号: | E04H17/14;E04H17/20;E04H17/22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张超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道路 基坑 安全 防护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基坑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道路基坑安全防护装置,方框内竖直设置有多个防护柱,支撑管两侧通过连接支撑机构支撑连接有方框,支撑管的底端固定有支撑筒座,且支撑筒座滑动插入到支撑筒座内,支撑筒座的底端外圈面阵列开设有多个定位穿孔,且多个定位穿孔内均滑动插接有定位斜块,支撑筒座内竖直方向通过支撑环滑动设置有挤压推杆,且挤压推杆的外圈壁阵列设置有多个挤压斜块,支撑管的顶端内部设置有密封塞螺纹推杆的底端穿过螺纹孔与挤压推杆挤压环上表面接触;便于将支撑管从基坑外围的地面上进行快速拆卸,同时还不会造成地面上有残余的膨胀螺丝凸出,进而不会影响施工人员的安全拆卸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道路基坑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需要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
现有的安装防护网或防护栏的立柱在固定到基坑外围地面上时,大多是需要施工人员在地面上预先钻取至少四个固定孔,然后将膨胀螺丝打入到固定孔内,再将立柱通过螺母固定到膨胀螺丝上。
当基坑施工完成后,需要将防护网或防护栏拆卸时,此时需要施工人员将立柱下方的多个螺母或膨胀螺丝拆卸,才能够实现将防护网拆卸,而由于膨胀螺丝与螺母连接时裸露在外部,因此,遇到雨水天气容易造成螺母锈化在膨胀螺丝上,进而容易造成螺母难以拆卸的现象,进而影响防护网或防护栏的拆卸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道路基坑安全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道路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栏和支撑管,所述防护栏包括方框和防护柱,所述方框内竖直设置有多个防护柱,所述支撑管两侧通过连接支撑机构支撑连接有方框,所述支撑管的底端通过内嵌固定机构固定支撑到基坑外围上方地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支撑机构包括固定柱、转动套和定位卡板,两个所述固定柱固定设置在方框的一侧外壁,且每个固定柱上均转动设置有转动套,每个所述转动套的端面均固定有定位卡板,所述支撑管与方框对应的圆周外圈面开设有贯通插槽,且贯通插槽内滑动插接有转动套和定位卡板,位于所述支撑管左侧的贯通插槽高度低于右侧壁面开设的贯通插槽。
进一步的,所述内嵌固定机构包括支撑筒座、支撑筒座、定位斜块、挤压推杆、挤压斜块、支撑环、挤压环和螺纹推杆,所述支撑筒座固定设置在基坑地面开设的安装孔内,所述支撑筒座内部开设有阶梯孔,所述支撑管的底端固定有支撑筒座,且支撑筒座滑动插入到支撑筒座内,所述支撑筒座的底端外圈面阵列开设有多个定位穿孔,且多个定位穿孔内均滑动插接有定位斜块,所述支撑筒座内竖直方向通过支撑环滑动设置有挤压推杆,且挤压推杆的外圈壁阵列设置有多个挤压斜块,每个所述挤压斜块均向下滑动与每个定位斜块滑动挤压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推杆的底端固定有挤压环,且挤压环与支撑环之间设置有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管的顶端内部设置有密封塞,且密封塞中心位置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推杆的底端穿过螺纹孔与挤压推杆挤压环上表面接触,且螺纹推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卡板上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螺纹推杆的下端贯穿插入到贯穿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筒座内部设置有张紧定位机构,所述张紧定位机构包括导向柱和弹性张紧条,所述导向柱竖直固定到支撑筒座内部的底端面,且导向柱的顶端滑动插入到挤压推杆底端面开设有导向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柱的外圈面圆周阵列固定有多个弹性张紧条,且多个弹性张紧条的另一端分别滑动连接到多个定位斜块内侧面开设的导向滑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管内竖直方向通过支撑环滑动插接有转换杆,所述转换杆位于支撑管上开设的最为靠近的两个贯通插槽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997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剪切动态称重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消防监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