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陆两栖救援车防侧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06911.3 | 申请日: | 202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61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广;欧阳冬;杨仙娥;李非吾;谢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通特种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B62D3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开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08 | 代理人: | 冯肖肖 |
地址: | 215223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东太湖生态旅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陆 两栖 救援 车防侧翻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水陆两栖救援车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陆两栖救援车防侧翻装置,包括防侧翻执行机构、控制器和传感器,防侧翻执行机构包括偏心轮、支撑臂、曲柄连杆机构、滑块、导轨和驱动机构,偏心轮的偏心轴与支撑臂进行铰接并通过支撑臂安装在车体底部,滑块与导轨进行滑动连接,曲柄连杆机构的一端与偏心轮进行铰接,另一端与滑块铰接,控制器与传感器、驱动机构进行电连接,并能够根据传感器的信号,来控制驱动机构驱动偏心轮绕其偏心轴转动;该装置能够实时检测车辆装载的不平衡情况,并驱动偏心轮运动,利用偏心轮输出的抗倾侧力矩来平衡车辆一侧产生的倾侧力,来增加车辆的平衡稳定性,避免车体两侧不平衡带来的侧翻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陆两栖救援车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陆两栖救援车防侧翻装置。
背景技术
水陆两栖救援车辆逐渐成为救灾应急力量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快速抵达、救援处置、装备转场、协同救援及解决救援现场最后一公里的难题等方面对抢险救援至关重要,通过两栖救援车,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救援所需的装备和物资送达,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物资装备保障。在紧急救援行动过程中,大量的物资在短时间内在车辆的一侧装载,容易导致车辆两侧的受力不平衡,甚至会有造成侧翻的安全隐患,另外,如果车辆上物资装载左右不均匀,也容易导致车辆在行驶转弯过程中容易侧翻,为了不造成二次事故,影响救援质量,目前现有的水陆两栖救援车辆在装卸载时总要付出相当一部分精力顾及车辆的平衡性,常常需要多个人进行协作装卸载,导致在紧急救援情况中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水陆两栖救援车防侧翻装置,能够实时检测车辆装载的不平衡情况,并实时驱动偏心轮运动,利用偏心轮输出的抗倾侧力矩来平衡车辆一侧产生的倾侧力,来增加车辆的平衡稳定性,从而避免车体两侧不平衡带来的侧翻风险。
本发明的任务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水陆两栖救援车防侧翻装置,包括防侧翻执行机构、控制器和传感器,防侧翻执行机构包括偏心轮、支撑臂、曲柄连杆机构、滑块、导轨和驱动机构,偏心轮的偏心轴与支撑臂进行铰接并通过支撑臂安装在车体底部,所述导轨安装在车体的一侧并沿车体长度方向设置,滑块与导轨进行滑动连接,曲柄连杆机构的一端与偏心轮进行铰接,另一端与滑块铰接,所述驱动机构与偏心轮进行传动连接,控制器与传感器、驱动机构进行电连接,并能够根据传感器的信号,来控制驱动机构驱动偏心轮绕其偏心轴转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偏心杆和固定设置的铰接座,偏心杆的一端与所述偏心轮的外缘进行铰接或者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滑块、铰接座进行铰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为电动丝杠,电动丝杠与所述滑块进行传动连接从而能驱动滑块在所述导轨内前后往复滑动,进而通过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带动所述偏心轮绕其偏心轴转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偏心轮的偏心轴进行传动连接从而能够驱动偏心轮绕其偏心轴转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偏心轮的偏心轴垂直于车体底部并位于车体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侧翻执行机构还包括安装架,安装架包括由左纵梁、右纵梁、前横梁、后横梁围合而成的框形结构,安装架固定安装在车身底部,左纵梁和右纵梁分别位于车体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臂固定安装在左纵梁上,所述导轨设置在右纵梁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传感器包括用于检测车体两侧压力差的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车体两侧车轮胎压差的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身倾斜角的角度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车体的一侧还设有车梯,所述传感器包括用于检测车梯承受压力的力传感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臂为V形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通特种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全通特种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069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车马达降载控制系统
- 下一篇:用于车辆的雨刮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