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管打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18957.7 | 申请日: | 2022-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4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坤;邱晓宇;石友祥;郑蓉军;胡植麟;青云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0 | 分类号: | B24B9/00;B24B27/00;B24B49/16;B24B55/06;B24B41/06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张迪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管 打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管道打磨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导管打磨装置,包含夹紧机构、平动机构和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通过可旋转的工位转换机构连接于所述平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包含分别用于打磨导管断面、导管内壁和导管外壁的三个子打磨机构;所述子打磨机构包含能旋转的打磨头;通过所述工位转换机构的旋转能使所述打磨头的旋转轴线与所述夹紧机构夹持的导管同轴进而用于打磨;所述平动机构能带动所述打磨机构远离或靠近所述夹紧机构。使用本导管打磨装置,一次装夹便能打磨管道断面,管道外壁和管道内壁,并提高打磨质量、减小打磨工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打磨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导管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导管切割时,无论是采用手工切割、机械切割还是激光切割,其断面位置都会存在毛刺或者熔融区域,在下一道工序前需要进行断面打磨。应用于飞机的导管由于需要在高温、高压等极端条件下工作,其精度和表面质量均有很高要求,导管断面打磨不到位,不仅影响导管表面质量,还可能影响导管焊接质量和气密性能,更有甚者会划伤内部管线;而导管断面打磨过量,会造成导管壁厚偏薄,影响导管强度,甚至尺寸缩短,导致带应力装配。
现有解决方案是在导管切割之后,由操作工使用手持式砂轮机,或者手持导管在皮带轮驱动的打磨带上进行打磨;由于依靠目视判断导管打磨质量,这种方案打磨出的导管表面质量不高,且由于不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同,所打磨出的导管断面质量也不同,难以标准化。同时手持式砂轮机和打磨带都体积巨大,难以对导管断面内壁进行精确打磨,劳动强度也较高,打磨产生的粉尘也会对操作者的健康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对导管断面打磨精度不高、表面质量不好且难以打磨导管内壁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导管打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导管打磨装置,包含夹紧机构、平动机构和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通过可旋转的工位转换机构连接于所述平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包含分别用于打磨导管断面、导管内壁和导管外壁的三个子打磨机构;所述子打磨机构包含能旋转的打磨头;通过所述工位转换机构的旋转能使所述打磨头的旋转轴线与所述夹紧机构夹持的导管同轴进而用于打磨;所述平动机构能带动所述打磨机构远离或靠近所述夹紧机构。
本方案在同一装置上设置了分别用于打磨导轨断面、导管内壁和导管外壁的子打磨机构,将导管夹紧于夹紧机构后,通过工位转换机构切换当前对准导管的子打磨机构即可切换打磨位置;切换时,通过平动机构的运动使子打磨机构及其上的打磨头远离导管断面,避免因为切换动作在导管断面上留下划痕或其它缺陷。
本方案的打磨头旋转轴线和导管轴线同轴,比起旋转轴线垂直于导管的打磨机构,如砂轮机,本方案的打磨头在其旋转轴线径向的尺寸可以做很小,从而使打磨头可以整体或部分伸入导管并可以打磨到导管内壁;对于没有空间限制的导管外壁和导管断面,由于打磨头和导管轴线同轴,可以以仿形法设计打磨头形状。
在本方案中,导管轴线和打磨头旋转轴线的同轴度、导管断面和打磨头的距离由各零件的制造精度和各运动部件的动作精度决定,按现有加工技术水平,若非零件发生变形或出现其它缺陷,其精度远高于人手控制能获得的精度,从而能获得更好的断面表面质量。
且由于同时包含用于打磨导轨断面、导管内壁和导管外壁的子打磨机构,本方案不需要重复装夹便可完成对导管断面、导管内壁和导管外壁的打磨,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打磨效率。且工位转换机构、平动机构、装夹均能进行自动化改造,如引入PLC控制系统,能进一步降低劳动强度,减小操作人员长时间接触打磨粉尘带来的安全隐患。
所述夹紧机构可以是螺旋幅夹紧机构、铰链夹紧机构、偏心夹紧机构或斜楔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可以是人力驱动,也可以是电机或液压驱动。
所述平动机构可以是导轨滑块机构、丝杆机构或齿轮齿条机构;所述平动机构可以同时设置多个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直线运动机构以使其平动机构运行更平稳;所述平动机构可以是人力驱动,也可以是电机或液压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189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