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30754.X | 申请日: | 2022-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40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陈炼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1 | 代理人: | 谭逢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车辆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在该方法包括:在网关节点中的第一诊断模块处于激活状态的情况下,向多个电子控制节点发送指定信号,指定信号用于指示电子控制节点中的第二诊断模块进入使能状态;接收诊断节点发送的诊断请求报文,诊断请求报文用于请求获取多个电子控制节点中的目标电子控制节点的故障类型;将诊断请求报文发送至目标电子控制节点;接收目标电子控制节点发送的诊断响应报文,并将诊断响应报文发送至诊断节点。由于网关节点通过诊断请求报文即可确定出目标电子控制节点,因此不存在将电子控制节点的逻辑地址与组播地址进行映射的过程,使得网关节点和电子控制节点之间的通信更加高效。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诊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车辆进行故障诊断时,由诊断节点向网关节点发送诊断请求,网关节点进而将该诊断请求转发至对应的电子控制节点(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在相关技术中,网关节点通常采用IP组播的方式实现对诊断请求的转发,例如,基于ECU逻辑地址与组播地址之间的映射,网关节点将诊断请求组播至对应的ECU。
然而,ECU逻辑地址与组播地址之间的映射过程给网关节点带来了较多的通信和运行开销,降低了网关节点的通信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网关节点中的第一诊断模块处于激活状态的情况下,向多个电子控制节点发送指定信号,指定信号用于指示电子控制节点中的第二诊断模块进入使能状态;接收诊断节点发送的诊断请求报文,诊断请求报文用于请求获取多个电子控制节点中的目标电子控制节点的故障类型;将诊断请求报文发送至目标电子控制节点;接收目标电子控制节点发送的诊断响应报文,并将诊断响应报文发送至诊断节点。
第二方面,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网关节点在网关节点中的第一诊断模块处于激活状态下发送的指定信号;基于指定信号,控制电子控制节点中的第二诊断模块进入使能状态;接收网关节点转发的诊断请求报文,诊断请求报文由诊断节点发送至网关节点,诊断请求报文用于请求获取电子控制节点的故障类型;基于诊断请求报文,将诊断响应报文发送至网关节点,网关节点用于将诊断响应报文转发至诊断节点。
第三方面,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第一接收模块、第二发送模块和第二接收模块。其中,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网关节点中的第一诊断模块处于激活状态的情况下,向多个电子控制节点发送指定信号,指定信号用于指示电子控制节点中的第二诊断模块进入使能状态。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诊断节点发送的诊断请求报文,诊断请求报文用于请求获取多个电子控制节点中的目标电子控制节点的故障类型。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诊断请求报文发送至目标电子控制节点。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电子控制节点发送的诊断响应报文,并将诊断响应报文发送至诊断节点。
第四方面,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三接收模块、控制模块、第四接收模块和第三发送模块。其中,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关节点在网关节点中的第一诊断模块处于激活状态下发送的指定信号。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指定信号,控制电子控制节点中的第二诊断模块进入使能状态。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关节点转发的诊断请求报文,诊断请求报文由诊断节点发送至网关节点,诊断请求报文用于请求获取电子控制节点的故障类型。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基于诊断请求报文,将诊断响应报文发送至网关节点,网关节点用于将诊断响应报文转发至诊断节点。
第五方面,本申请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网关节点、多个电子控制节点、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多个电子控制节点连接于网关节点;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上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307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端子微焊接
- 下一篇:用于光源模组拼接的标定方法、投影方法及3D打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