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姜组培育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34268.5 | 申请日: | 202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77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冠淇;庄恭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禾亿株生物种业(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睿智专利事务所 44209 | 代理人: | 郭文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姜 培育 方法 | ||
1.一种生姜组培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催芽,选取无腐无病害、健壮生姜块茎置于无光照室内,维持温度24-28℃,湿度50-60%,待生姜芽外植体长至2-3cm;
(2)脱毒,将步骤(1)得到的生姜外植体用水洗净,利用富硒小分子水对该生姜外植体进行脱毒处理,所述富硒小分子中硒的含量为10-30μg/L;
(3)组培苗培养,第一阶段,外植体催芽初期,将经过步骤(2)的生姜外植体剥离茎尖,将剥离好的茎尖接种至第一培养基上,放置于温度24-28℃、每天光照6-8小时、光照强度为650-850μmol/m2/s的培养环境中,培养5-7天,所述第一培养基为N6培养基中至少添加2.5mg/L的6-苄基氨基嘌呤和10-30μg/L的硒微量水分子元素;
第二阶段,叶茎初代生长期,将第一阶段得到的生姜苗接种到第二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放置于温度24-28℃、每天光照8-10小时、光照强度为1000μmol/m2/s的培养环境中、培养7-10天;第二培养基为N6培养基中至少添加2.5mg/L的6-苄基氨基嘌呤、0.1mg/L的萘乙酸和10-30μg/L的硒微量水分子元素;
第三阶段,根须生长期,将第二阶段得到的生姜苗接种至第三培养基中,放置于温度26-29℃、每天光照10-12小时、光照强度为600-800μmol/m2/s的培养环境中,培养30-45天;第三培养基为N6培养基中至少添加2.5mg/L的6-苄基氨基嘌呤、0.1mg/L的萘乙酸、200mg/L的氯化胆碱和10-30μg/L 的硒微量水分子元素;
(4)组培苗驯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姜组培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经过步骤(3)第二阶段的生姜苗接种至新的第二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姜组培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
➀ 瓶内驯化
将步骤(3)最终得到的生姜苗置于无菌的炼苗室中,光照强度为2-2.8万勒克斯,第一天将瓶盖拧松,第二天揭开瓶盖一半,第三天瓶盖全揭开,5-10天后将生姜苗从瓶内取出并洗净去除培养基;
➁ 苗盘内驯化
把洗净的生姜苗种植到浇透水的苗盘基质中,然后将苗盘放置于盖有遮荫网的大棚中,用竹子拱好,盖好膜,保持膜内温度20-28℃,湿度60-80%,待苗长出新叶,逐渐揭膜,大棚内光照强度保持为2-3万勒克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姜组培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揭膜先揭开薄膜两头通风,第二天再揭开一半通风,第三天全部揭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姜组培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全揭膜后一周施用水溶性生根菌肥,然后每周用硫酸铵加钙镁锌肥喷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姜组培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由重量比为60%的泥炭土6,20%的珍珠岩以及20%的腐熟干鸡粪配制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姜组培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姜苗种植到苗盘基质中之前进行灭菌,用70%敌克松药粉0.5公斤拌20公斤细土,或每平方米苗床用50%多菌灵8-10克与适量土混匀撒施,或25%瑞毒霉50克兑水50公斤喷在1000公斤基质上,边喷边搅拌。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姜组培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荫网的遮光率为60%。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姜组培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计划苗盘内驯化30天以内的选50孔育秧盘,计划苗盘内驯化一个月以上的选32孔的育秧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禾亿株生物种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一禾亿株生物种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3426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给医疗蛇管设置控制钢丝的方法
- 下一篇:用于生姜组培育苗的培养基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