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管道巡检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36224.6 | 申请日: | 202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76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周之卓;邹雨辰;林瀚;朱鸿基;钱俊泽;何振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航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1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昕华汇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6 | 代理人: | 祁娜 |
地址: | 3003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管道 巡检 机器人 | ||
1.一种水下管道巡检机器人,包括巡线摄像头支撑机构(1)、上顶板(2)、指示灯仓(3)、垂直推进器组合(4)和转向推进器组合(5),其特征在于:所述巡线摄像头支撑机构(1)固定在上顶板(2)一侧,所述指示灯仓(3)镶嵌固定在上顶板(2)内部,所述垂直推进器组合(4)固定在上顶板(2)底端,所述转向推进器组合(5)设置在垂直推进器组合(4)一侧,所述巡线摄像头支撑机构(1)底端固定设置有巡线摄像头(8),所述上顶板(2)底端设置有机械手组合(6),所述上顶板(2)底端中心设置有清扫装置组合(7),所述上顶板(2)一侧设置有垂直识别摄像头组合(9),所述上顶板(2)底端设置有侧方位识别摄像头组合(10),所述上顶板(2)底端中心设置有核心舱组合(11),所述上顶板(2)底端设置有收集仓组合(12),所述收集仓组合(12)远离垂直识别摄像头组合(9),所述上顶板(2)底端两侧设置有浮力泡沫(13),所述核心舱组合(11)底端固定设置有下底板(16),所述下底板(16)一侧设置有斜下底板(14),所述下底板(16)两侧设置有后侧网格固定件(15),所述下底板(16)两侧设置有下侧浮力泡沫(17),所述下底板(16)两侧设置有前侧网格固定件(18),所述侧方位识别摄像头组合(10)内部设置有识别摄像头(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管道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上顶板(2)后侧的所述收集仓组合(12)包括收集仓侧板(12-1)、收集仓后板(12-2)、三方位连接件(12-3)、两方位连接件(12-4)和收集仓下板(12-5),上顶板(2)、2个所述收集仓侧板(12-1)与所述收集仓后板(12-2)通过2个所述三方位连接件(12-3)相连接,2个所述收集仓侧板(12-1)与所述收集仓下板(12-5)通过所述两方位连接件(12-4)相连接,2个所述前侧网格固定件(18)与2个所述后侧网格固定件(15)分别各一个位于所述下底板(16)与所述核心舱组合(11)的核心舱下底板(11-7)之间的两侧,所述核心舱组合(11)包括核心舱上层壳体(11-1)、核心舱上顶板(11-2)、核心舱中间层(11-3)、航空接头(11-4)、防水压力开关(11-5)、拓展口(11-6)、核心舱下底板(11-7),所述核心舱上层壳体(11-1)安装于所述核心舱上顶板(11-2)凹槽处,使用704防水胶进行密封处理,所述核心舱上顶板(11-2)水平安置于核心舱中间层(11-3)上侧,所述核心舱中间层(11-3)凹槽处含有一圈密封垫圈,并涂有油脂进行防水处理,通过螺栓进行密封连接,所述核心舱中间层(11-3)中间开有16个孔位,安装有13个所述航空接头(11-4)、1个所述防水压力开关(11-5)、以及1个所述拓展口(11-6),所述核心舱中间层(11-3)下侧安装有与安装核心舱上顶板(11-2)相同密封处理方法的所述核心舱下底板(1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下管道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灯仓(3)安装于上顶板(2)中心线后端,所述巡线摄像头(8)位于核心舱组合(11)的前端,通过所述巡线摄像头支撑(1)将其固定于所述上顶板(2)前端,所述巡线摄像头(8)其内含有OpenMV摄像头,所述浮力泡沫(13)位于所述核心舱组合(11)的上侧,通过所述上顶板(2)上穿入的螺栓将其与所述核心舱组合(11)的所述核心舱上顶板(11-2)相连接,所述下侧浮力泡沫(17)位于所述核心舱组合(11)的下侧,通过所述斜下底板(14)与所述下底板(16)上穿入的螺栓将其与所述核心舱组合(11)的所述核心舱下底板(11-7)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下管道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推进器组合(4)包括垂直推进器(4-1)、垂直推进器连接件(4-2)、位置调节连接件(4-3),通过所述位置调节连接件(4-3)与所述核心舱上顶板(11-2)相连接固定了4个所述垂直推进器组合(4)位于水下机器人的四个对角线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航大学,未经中国民航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3622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