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可同时产香叶醇、芳樟醇的铅黄肠球菌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43121.2 | 申请日: | 202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64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于惠;王松涛;沈才洪;李勇;赵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泸州品创科技有限公司;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02;C12P7/04;C12G3/05;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之于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7 | 代理人: | 陈鹏程 |
地址: | 646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可 同时 产香叶醇 芳樟醇 铅黄肠 球菌 | ||
现有技术中,芳樟醇的生产主要依赖于人工提取或生物工程表达。酿酒酵母或大肠杆菌构建的工程菌株通过表达芳樟醇合成酶基因而合成芳樟醇,但该工程菌株在多次传代过程中会存在表达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株可同时产香叶醇、芳樟醇的铅黄肠球菌,所述铅黄肠球菌筛选于浓香型优质老窖泥。所述铅黄肠球菌能够在自然环境中稳定多代生长。所述铅黄肠球菌已于2022年6月21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CGMCC NO.2515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株可同时产香叶醇、芳樟醇的铅黄肠球菌。
背景技术
芳樟醇(Linalool)是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具有特殊香味的非环状单萜烯醇,是一种应用范围较广的化学物质。芳樟醇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易挥发。芳樟醇具有铃兰香气,但随来源不同而有不同香气,因此芳樟醇在食品、香化、医药、日化等领域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芳樟醇因其香气成为香水、家用清洁护理产品中高频使用的香料,芳樟醇也会作为食用香精应用于食品工业。芳樟醇还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中间体。现有研究证明,芳樟醇具有镇痛、抗焦虑、镇静催眠、抗炎、抗肿瘤、抗菌等药理活性,药用前景广阔。
香叶醇(Geraniol)属含氧单萜。香叶醇同样因其香味而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香叶醇具有玫瑰香并略带甜气息。香叶醇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化妆品工业中。同样的,香叶醇也可以添加剂的形式应用于先进燃料、药物以及杀菌剂中。
现有技术中,芳樟醇及香叶醇的合成主要是采用植物提取和化学合成。公开号为CN10239778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脱氢芳樟醇选择性加氢制芳樟醇的方法,包括脱氢芳樟醇与溶剂混合后于氢气中以液相通过固定床催化剂床层进行加氢反应,溶剂为C2~C4脂肪醇,溶剂比为1:(0.5~1.2),液时空速为2.0~2.5hr-1。化学合成方法通常比较昂贵,且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液废渣。
公开号为CN10161901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从芳樟树叶中蒸馏提取天然芳樟醇的方法,首选是通过选取芳樟优良单株,得到高品质的芳樟母株,其鲜叶蒸馏提油得油率不低于1.5%,叶油中芳樟醇含量不小于97%,樟脑含量不大于0.2%,桉叶油素含量不大于0.2%,将选育出的母株繁殖,从樟树叶中蒸馏提取芳樟醇。在获取优良母株的基础上进行纯种单株的无性繁殖:如组织培养、扦插等方法育苗。从天然芳香植物中提取单萜因产量和提取效率较低、易受各种自然因素影响,导致大部分单萜类化合物的价格居高不下。
基于此,微生物细胞合成单萜的方法因其原料来源广泛、不受空间和环境的限制、成本低、产物单一且生产周期短而成为替代植物提取和化学合成的热点研究方向。
现有研究中可利用酿酒酵母或大肠杆菌构建工程菌株表达芳樟醇合成酶基因,达到微生物法合成芳樟醇的目的。公开号为CN111411101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芳樟醇合成酶突变体,所述芳樟醇合成酶突变体包含如下氨基酸突变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E352H或E343D。然而,基于酿酒过程中对多种醇类物质的生产需求,现有技术中为获得符合品质要求的酒会向发酵混合物中添加多种工程菌株,然而,工程菌株的数量和种类的增多意味着发酵条件要求的提高,且增加了不同菌类生长竞争的风险。目前,尚未得知铅黄肠球菌具有同时产香叶醇和芳樟醇的能力。本发明提供一株可同时产香叶醇、芳樟醇的铅黄肠球菌,其能够在生长过程中同时产香叶醇、芳樟醇。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申请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铅黄肠球菌。本发明提供的铅黄肠球菌已于2022年6月21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CGMCC NO.25150,名称为:铅黄肠球菌zqw97(Enterococcus casseliflavu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泸州品创科技有限公司;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泸州品创科技有限公司;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431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