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嵌铜印制电路板加工方法及嵌铜印制电路板有效
申请号: | 202211148479.4 | 申请日: | 202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50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华;杨文兵;胡志强;杨海军;牟玉贵;邓岚;孙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英创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46 | 分类号: | H05K3/46;H05K1/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成都诚中致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0 | 代理人: | 杨春 |
地址: | 629019 四川省遂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制 电路板 加工 方法 | ||
1.一种嵌铜印制电路板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加工两张第一芯板:经过开料、钻孔、贴膜、曝光、显影、蚀刻加工形成第一芯板(11),第一芯板(11)其中一面具有蚀刻区域(111);
S2、加工若干张第二芯板:经过开料、钻孔、锣槽、贴膜、曝光、显影、蚀刻加工形成第二芯板(12),其中,锣槽步骤在第二芯板(12)上加工出铜基槽(121);
S3、加工铜基:经过切割形成铜基(13);
S4、叠合:在第一点位(a)处,将转移板(2)放置于操作台(4)顶部,同时装配于转动装置(3)上,转动装置(3)用于将转移板(2)依次转动至第二点位(b)、第一点位(a)、第三点位(c);转动装置(3)设于操作台(4)内部,包括电机(31)、转盘(32)、两个齿轮(33)和转轴(34),转轴(34)上下贯穿两个齿轮(33),转轴(34)底部、顶部分别转动配合于操作台(4)底部、顶部,转轴(34)顶部贯穿操作台(4)后连接有装配座(35),装配座(35)一端设有装配槽(351),装配槽(351)底部贯穿装配座(35),装配槽(351)顶部设有贯穿槽(352),装配座(35)顶部设有定位件(36),转移板(2)一侧设有装配板(22),装配板(22)上设有定位槽(221),装配板(22)与装配槽(351)匹配,贯穿槽(352)与定位槽(221)对应,转盘(32)通过支架(321)竖向设置,电机(31)输出轴贯穿支架(321)后连接转盘(32),转盘(32)一面预设间隔处设有两组锯齿(322),锯齿(322)间歇的与两个齿轮(33)啮合,转动装置(3)将转移板(2)从第一点位(a)转动至第二点位(b)的方法是:
在第一点位(a)处,第一组锯齿(322)脱离上层齿轮(33),将装配板(22)插入装配槽(351),定位件(36)依次插入贯穿槽(352)、定位槽(221),以使装配板(22)装配于装配座(35);电机(31)驱动转盘(32),第二组锯齿(322)啮合、然后脱离上层齿轮(33),以使上层齿轮(33)转动90°,同时使转移板(2)顺时针转动至第二点位(b);
在第二点位(b)处,将一张第一芯板(11)放置于转移板(2)预设区域,此时,蚀刻区域(111)所在面朝上设置,再叠合一张PP(14);
在第一点位(a)处,叠合一张或多张第二芯板(12),将铜基(13)放置于铜基槽(121)内,当叠合多张第二芯板(12)时,中间利用PP(14)隔开;
在第三点位(c)处,叠合一张PP(14),最后叠合一张第一芯板(11),此时,蚀刻区域(111)所在面朝下设置;
在第一点位(a)处,取下转移板(2);
S5、压合:叠合之后,热压形成初级嵌铜印制电路板;
S6、钻盲孔:从初级嵌铜印制电路板顶面和底面分别钻盲孔,且盲孔钻至铜基(13);
S7、填孔盲孔:进行沉铜/整板电镀,再进行填孔电镀填充盲孔;
S8、后工序加工:进行外层线路及线路后工序加工,得到嵌铜印制电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铜印制电路板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转动装置(3)将转移板(2)从第二点位(b)转动至第一点位(a)的方法是:
第二组锯齿(322)脱离上层齿轮(33)后,电机(31)继续驱动转盘(32),第一组锯齿(322)啮合、然后脱离下层齿轮(33),以使下层齿轮(33)转动90°,使转移板(2)逆时针转动至第一点位(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嵌铜印制电路板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转动装置(3)将转移板(2)从第一点位(a)转动至第三点位(c)的方法是:
第一组锯齿(322)脱离下层齿轮(33)后,电机(31)继续驱动转盘(32),第二组锯齿(322)啮合、然后脱离下层齿轮(33),以使下层齿轮(33)转动90°,使转移板(2)逆时针转动至第三点位(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英创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英创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4847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AR技术的目标跟踪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钢管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