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RAM的读取电路及读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155750.7 | 申请日: | 2022-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27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许晓欣;赖锦茹;孙文绚;郑旭;董大年;余杰;樊邵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11C16/04 | 分类号: | G11C16/04;G11C16/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11386 | 代理人: | 庞许倩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ram 读取 电路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RRAM的读取电路及读取方法,属于半导体存储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参考单元使RRAM芯片面积变大,成本变高,功耗较大,RRAM可靠性差的问题。一种RRAM读取电路包括:RRAM单元、放大器、反相器;RRAM单元的源线一端和放大器正输入端连接,另一端用于输入读取电压,RRAM阵列的位线和放大器负输入端连接;放大器,用于检测并放大同时刻位线和源线上的电压差异,并将放大后的信号输出至反相器的输入端;反相器,用于将输入端的高电平信号/低电平信号转变为0/1输出,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作为读取电路的输出端,输出RRAM存储的数据。实现了无需参考单元,节省芯片面积,降低功耗,缩减成本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存储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RRAM的读取电路及读取方法。
背景技术
阻变存储器(RRAM),又称为忆阻器,是一种新型的非易失性随机存储器。它的结构非常简单,兼容标准CMOS工艺,具有工作电压低,读写速度快,功耗低等特点。其存储信息单元是由一种或多种金属氧化物来实现的可变电阻。在不同的写入电压下,RRAM表现出两种阻态:高阻态和低阻态,例如100KΩ和10KΩ。
当我们通过施加写入电压,可以将RRAM的阻态变为高阻态或低阻态,存储信息“0”或“1”。存储信息读取是将RRAM的阻值状态(高阻态和低阻态)转化为外部电路可以识别的电流信号或者电压信号。通常,一个存储单元的信号读取较为麻烦,需要有专门的读取电路。
现有的一种RRAM的读取电路原理图如图4所示,由一些电流灵敏放大器或者电压灵敏放大器来进行读取。原理就是存储单元的SL线上加一个较小的读取电压Vr,这个读取电压Vr需要小于写入电压,防止读取电压改变RRAM的阻值状态,从而破环了存储在里面的信息。此时根据RRAM存储单元的阻值状态,位线上会产生不同大小的电流信号。这种现有的RRAM读取方法需要有一个参考单元,参考单元的RRAM阻态可以设定为一个固定的阻态,例如设定为高阻态或者低阻态。当对存储单元施加读取电压Vr的同时,对参考单元施加同样的读取电压Vr。灵敏放大器的输入阻抗较大,它感测到两者BL上的电压信号,通过比较放大等一系列电路,原本存储单元中的信息被读取出来。
虽然上述现有的读取方法能成功实现对RRAM存储单元的读取功能,但是存在着一些缺点:首先是必须要有一个参考单元用于帮助实现感测放大的功能,这个参考单元使得RRAM的版图面积变大,会导致芯片面积变大,成本变高,其他的外围电路和阵列使用面积变得紧张。同样地,这个参考单元的存在,每次读取时都需要进行使用,会造成功耗较大。RRAM的可靠性较差,参考单元使用次数较大,可能会导致该参考单元的RRAM失效,造成信息的错误读取。且参考单元的存在,会使得噪声更容易影响到信息的读取,因此这个参考单元需要尽量靠近读取单元。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RRAM的读取电路及读取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参考单元使RRAM芯片面积变大,成本变高,功耗较大,RRAM可靠性差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RRAM的读取电路,所述RRAM读取电路包括:RRAM单元、放大器、反相器;
RRAM单元的源线一端和放大器正输入端连接,另一端用于输入读取电压,RRAM单元的位线和放大器负输入端连接;
放大器,用于检测并放大同时刻位线和源线上的电压差异,并将放大后的信号输出至反相器的输入端;
反相器,用于将输入端的高电平信号/低电平信号转变为0/1输出,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作为读取电路的输出端,输出RRAM存储的数据。
进一步的,RRAM单元包括一个晶体管T和一个RRAM,所述晶体管T的源极连接源线,栅极连接字线,漏极连接RRAM的一端,RRAM的另一端连接位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557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