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印机给纸部的张力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56028.5 | 申请日: | 2022-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89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邵斌;彭勇;刘怡丰;傅志平;刘宏亮;张小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3/02 | 分类号: | B41F13/02;B41F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9 | 代理人: | 肖进 |
地址: | 20111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印机 张力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印机给纸部的张力控制系统,包括主动辊、压纸辊、摆辊、速度检测辊、压力辊、速度检测机构、轻张力检测反馈机构、大张力检测反馈机构和运动控制器。主动辊由伺服电机驱动;压纸辊由两个压纸辊离合气缸驱动,该两个压纸辊离合气缸由压纸辊气缸电磁阀控制气路;速度检测机构包括安装在速度检测辊上的测速编码器;轻张力检测反馈机构包括控制两个摆辊驱动气缸的摆辊气缸比例阀和角度检测传感器;大张力检测反馈机构包括两个安装在压力辊上的压力传感器;运动控制器分别与伺服驱动器、角度检测传感器、测速编码器、摆辊气缸比例阀、压力传感器、压纸辊气缸电磁阀信号连接。本发明能使纸带的张力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印机给纸部的张力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卷筒纸胶印机的纸带必须具有一定的张力。纸带张力太小,印刷速度变化较大时张力控制系统没有及时调整、以及调整张力时导致张力变化过大都有可能造成印刷时纵向套印不准,必需及时稳定地调整张力。纸带张力过大,会使纸带的拉应力增大,如果拉应力超过纸带的许用拉应力,纸带将会断裂。张力不稳定的纸带会产生跳动,以致出现套印不准,重影等缺陷。对报纸印刷机来说,不稳定的张力还会造成折页长短不一等问题。因此印机通常要在印刷单元的进纸侧配置带有张力控制系统的给纸部。首先设定纸带的张力,当纸带的张力不合适或有变化时,需要通过张力控制系统及时调整。传统的张力调整多采用直流电机或变频交流电机驱动主动辊,这种驱动方式使得张力调整范围小、调整精度差、张力控制波动大、控制稳定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胶印机的给纸部的张力调节系统,它能保持进入印刷单元的各类纸带的张力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提高印刷套印精度,从而提高印刷品的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胶印机给纸部的张力控制系统,设在给纸部的两侧墙板之间并包括第一至第六过纸辊、主动辊、压纸辊、摆辊、速度检测辊、压力辊、主动辊驱动机构、速度检测机构、轻张力检测反馈机构、大张力检测反馈机构和运动控制器;其中,
所述主动辊相切地设在所述压纸辊的上方;
纸带先贴着第一过纸辊的下表面进入给纸部,再逆时针绕过第二过纸辊,接着进入主动辊与压纸辊之间,再顺时针绕过主动辊,然后依次逆时针绕过摆辊、顺时针绕过速度检测辊、顺时针绕过第三过纸辊至第六过纸辊,最后逆时针绕过压力辊后出给纸部并进入印刷单元;
所述主动辊驱动机构包括设在主动辊的驱动侧轴头上的伺服电机和与伺服电机信号连接的伺服驱动器;
所述压纸辊的两端轴头各自连接一个压纸辊离合气缸,该两个压纸辊离合气缸的气路上均设置压纸辊气缸电磁阀;
所述速度检测机构包括安装在速度检测辊的轴头上的测速编码器;
所述轻张力检测反馈机构包括一根摆辊转动轴、两根摆臂、两个摆辊驱动气缸和角度检测传感器;所述摆辊转动轴可转动地跨接在两侧墙板之间;两根摆臂的上端一一对应地固套在所述摆辊转动轴的两头;所述摆辊的两端轴头一一对应地安装在两根摆臂的下部;两个摆辊驱动气缸一一对应地铰接在两侧墙板的内侧面上,该两个摆辊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的端头一一对应地与两根摆臂的下部连接,且该两个摆辊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的运动方向与纸带作用在摆辊上的拉力的方向相反,该两个摆辊驱动气缸的气路上均设有摆辊气缸比例阀;所述角度检测传感器安在所述摆辊转动轴的端头上;
所述大张力检测反馈机构包括两个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压力辊的两端轴头上的压力传感器;
所述运动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伺服驱动器、角度检测传感器、测速编码器、摆辊气缸比例阀、压力传感器、压纸辊气缸电磁阀信号连接。
上述的胶印机给纸部的张力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信号放大器与所述运动控制器信号连接。
上述的胶印机给纸部的张力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运动控制器还通过信号线连接控制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未经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560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热扩散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
- 下一篇: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钠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