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的软启动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73025.2 | 申请日: | 202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40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徐宇航;薛哲;秦耀华;覃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沐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1/04 | 分类号: | H02P1/04;H02P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000 陕西省西安市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启动 电路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辆的软启动电路,属于控制技术领域。所述软启动电路包括控制开关、电池模块、限流电路、延时电路、接触器和负载,以及与所述负载并联的并联电容,其中: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接触器连接,所述控制开关分别连接所述限流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延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限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连接,所述限流电路用于在所述控制开关开启时,通过所述电池模块为所述负载的并联电容充电;所述延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负载和所述接触器连接,所述延时电路用于在所述控制开关开启预设时间段后,通过所述电池模块和所述接触器输出流经所述负载的电流。本公开可以避免接触器导通时产生尖峰电流而对电池造成性能和使用寿命的损耗。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的软启动电路。
背景技术
对于电动车辆的电机驱动器,母线输入侧有大量的滤波电容,而电池内部含有多个MOS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金氧半场效晶体管),在导通瞬间由于电容电压的不突变特点会使得电路中产生尖峰电流,会对电池造成性能上的损害。以图1所示的控制电路为例,电池右侧连接3个滤波电容和后端控制电路的6个MOS管,在接通电源的瞬间,右侧的滤波电容两端电压不会突变,等效为短路的状态,这会导致输入电流在接通电源瞬间产生尖峰电流,这对电池内部的MOS管会产生比较大的电流应力,长期使用后会减少电池的寿命。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电路中的电池损耗的控制电路。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辆的软启动电路,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现有技术中车辆的控制电路在导通瞬间产生尖峰电流而对电池的性能造成影响的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的软启动电路,所述软启动电路包括控制开关、电池模块、限流电路、延时电路、接触器和负载,以及与所述负载并联的并联电容,其中:所述电池模块分别与所述直通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接触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开关分别连接所述限流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延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限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连接,所述限流电路用于在所述控制开关开启时,通过所述电池模块为所述负载的并联电容充电;所述延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接触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接触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连接,所述延时电路用于在所述控制开关开启预设时间段后,通过所述电池模块和所述接触器输出流经所述负载的电流。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限流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三极管、智能功率开关和限流电阻,其中:所述第一电阻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开关和所述三极管的基极,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智能功率开关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并接地,且所述第二电阻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所述限流电阻分别与所述智能功率开关的输出端和所述负载连接,所述智能功率开关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电池模块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控制开关开启时,所述智能功率开关闭合,以使所述限流电路产生电流,向所述并联电容充电。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控制开关关闭时,所述智能功率开关关闭,以使所述限流电路处于断开状态。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延时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充放电电容、比较器、第五电阻和接触器驱动,所述第三电阻连接所述控制开关,且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和所述充放电电容的并联电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同相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和所述充充放电电容的并联电路,所述比较器的反相端连接比较电源,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接触器驱动,且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和第一端口之间通过所述第五电阻连接,所述比较器的第二端口接地,所述接触器驱动与所述接触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沐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沐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730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