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臂吊车防触电预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78690.0 | 申请日: | 202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76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易满成;刘健欣;彭政;刘晶;俞思帆;黄薇蓉;李卓坚;朱明华;张连源;吴卓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B66C15/00 | 分类号: | B66C15/00;B66C15/06;B66C13/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秋武 |
地址: | 5106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吊车 触电 预警 装置 | ||
1.一种直臂吊车防触电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防触电预警装置和直臂吊车的直臂本体可拆卸式连接;防触电预警装置包括机箱、电流传感器、近电感应器、信号模块、控制模块、报警器、固定机构、弹出机构和气囊本体,机箱和直臂本体通过固定机构连接,固定机构安装在机箱内;弹出机构安装在机箱上,气囊本体和弹出机构连接;近电感应器、信号模块、控制模块和报警器均安装在机箱内,电流传感器安装在机箱的外侧,报警器、气囊本体、弹出机构和信号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近电感应器和电流传感器均与信号模块电性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臂吊车防触电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直臂本体的顶端为直臂顶端本体,直臂顶端本体的底部固接有挂钩本体,直臂顶端本体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设有第一槽体,箱体设有两个第二槽体,两个第二槽体间隔设置,第二槽体设有固定孔,两个固定块分别和两个第二槽体滑移连接,第一槽体对应固定孔,固定机构包括两个固定部件,一个固定部件的液压杆依次插入固定孔和第一槽体,以锁紧固定块和箱体。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臂吊车防触电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固定部件分别位于箱体内部的两侧,固定部件包括机壳、液压杆、限位板和第一伸缩杆,机壳固定在箱体内部的一侧,液压杆固定在机壳的底部,液压杆的输出轴套有移动块,第一伸缩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伸缩杆均和机壳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第一伸缩杆分别位于液压杆的两侧,两个第一伸缩杆的输出轴均和移动块连接并穿过移动块,液压杆的输出轴和两个第一伸缩杆的输出轴均连接有锁头,锁头依次插入固定孔和第一槽体,以锁紧固定块和箱体;限位板固定在箱体,限位板位于第二槽体的下方。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直臂吊车防触电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机壳的底部固定有滑杆,滑杆的另一端和第二槽体固接,滑杆的长度方向和第一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一致,移动块和滑杆滑移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直臂吊车防触电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锁头的外径等于固定孔的内径。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直臂吊车防触电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板的表面设置有压力感应器,锁头的下侧固定有接收器,压力感应器和接收器均和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直臂吊车防触电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机箱表面设有第三槽体,第三槽体环绕箱体的两侧以及顶部表面,第三槽体的表面固接有U型仓,弹出机构包括电机,电机固定于机壳的内腔,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螺纹杆,螺纹杆贯穿U型仓伸向箱体的外侧,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管,螺纹套管位于U型仓的外侧,螺纹套管的表面固定有弹出板,弹出板和U型仓滑移连接,弹出板的表面设有放置机构,气囊本体安装在放置机构上,电机和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直臂吊车防触电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放置机构包括倒钩和放置板,倒钩固定在弹出板的表面,放置板的底部固接有若干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的表面设置有弹簧,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正钩,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正钩,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放置板,正钩和倒钩卡接以固定放置板在弹出板上,气囊本体安装在放置板的表面。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直臂吊车防触电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倒钩为倾斜设置,正钩为倾斜设置,倒钩和正钩的形状互补为一个长方体。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臂吊车防触电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报警器的输入端之间单向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气囊本体的输入端之间单向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弹出机构的输入端之间单向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信号模块的输入端之间双向连接,信号模块的输入端与近电感应器的输出端之间单向连接,信号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之间单向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7869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扭转强化换热结构
- 下一篇:一种雷达伺服系统调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