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提高轧钢加热炉热装生产能效的判断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79682.8 | 申请日: | 202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58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白丽杨;毛鸣;张宇光;翟炜;王飞;戴思源;彭正波;文亮;孙夺亮;王尧;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70 | 分类号: | C21D9/70;G06F17/18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金贝贝 |
地址: | 24300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提高 轧钢 加热炉 生产 能效 判断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轧钢加热炉热装生产能效的判断系统及方法,属于热轧轧钢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系统包括炉前高温仪、板坯识别系统、加热炉、热轧一级系统、热轧生产集控系统及计算机;炉前高温仪位于加热炉入口,用于测量入炉温度;热轧一级系统通过系统接口分别连接炉前高温仪和板坯识别系统,热轧生产集控系统通过系统接口连接热轧一级系统以采集所有生产信息;计算机用于安装热轧生产集控系统及加热炉有效热装监控系统。本发明将生产信息传送至板坯有效热装判定系统,自动判别此批热装坯是否到达热装应有的效果并划分降耗等级,用以指导计划排产工作及工艺优化工作,从而提升连铸热轧生产管理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轧轧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提高轧钢加热炉热装生产能效的判断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热轧生产过程中,板坯需加热到一定温度,方能顺利轧制并获得良好的组织性能。近年来,降低加热炉能源消耗、提高加热炉热效率成为各大钢铁企业的重要任务。板坯采用热装热送,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使加热炉降低能耗,因此钢铁企业积极采取各项措施提高板坯热装热送比例。
目前钢铁企业在统计热装热送率时,热装坯的判定为入炉温度大于一定的温度。板坯热装入炉时,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将板坯加热到目标要求的温度,因此能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加热炉能耗的目的。然而受计划组产、轧制规程(起轧坯、过渡坯)等因素影响,存在冷热坯混装入炉加热的情况。当冷热板坯混装入炉加热时,为保证入炉温度低的板坯达到目标温度,会采用针对冷坯的加热时间、炉膛温度来加热,无法达到板坯热装应有的节能效果。所以,为达到节能降耗、加快生产节奏的目的,在进行板坯热装轧制时,应尽可能保证入炉板坯为连续的热装板坯。
钢铁企业仅采用入炉温度的高低计算热装热送率,未考虑到冷热板坯混装的情况,并不能真实反映节能降耗的效果。目前没有对板坯加热炉有效热装的准确判断方法,无法指导钢铁企业对热装热送工作进行优化,在钢铁企业高信息化普及的现状下,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经检索,公告号CN211570736U的申请案公开了一种节能型钢坯加热炉,通过设置加热室、换热室和预热室,使钢坯的整个加热过程中,能耗较小,热效率高,加热均匀,节能降耗效果好;该技术通过改造设备,达到节能降耗效果,与节能降耗评价技术不相关。
又如公开号CN114444824A的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油田加热炉能效体系评价方法,以油田加热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油田加热炉节能检测,制定影响因子及权重,从而对节能效果评价,该方案的对象油田加热炉与轧钢加热炉存在较大区别,评价因子不同,评价方式不同,难以直接适用。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目前轧钢加热炉热装效率不佳的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提高轧钢加热炉热装生产能效的判断系统及方法,利用炉前高温仪表、热轧一级系统、热轧生产集控系统采集到的板坯坯号、尺寸、入炉温度、在炉时间等信息,传送至板坯有效热装判定系统,自动判别此批热装坯是否到达热装应有的效果并划分降耗等级,用以指导计划排产工作及工艺优化工作,从而提升连铸热轧生产管理水平。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提高轧钢加热炉热装生产能效的判断系统,包括炉前高温仪、板坯识别系统、加热炉、热轧一级系统、热轧生产集控系统、系统接口及计算机;炉前高温仪位于加热炉入口,用于测量板坯入炉温度;板坯识别系统用于识别板坯号及板型;加热炉用于加热板坯,具有预热段、一加热段、二加热段、均热段;热轧一级系统通过系统接口分别连接炉前高温仪和板坯识别系统,热轧一级系统实时采集并记录板坯的生产信息;热轧生产集控系统通过系统接口连接热轧一级系统以采集所有生产信息;计算机用于安装热轧生产集控系统及加热炉有效热装监控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796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DevOps节点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 下一篇:用户的预测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