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轴孔拂配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00516.1 | 申请日: | 202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82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治军;盛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28 | 分类号: | G01B5/28;G01B5/30;G01B5/12;B24B23/00;B24D1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012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轴孔拂配 检测 方法 | ||
1.一种用于轴孔拂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轴孔(2)安装在船舶相应位置后,将轴孔(2)上端两侧与轴孔座(21)焊接固定,将轴孔(2)下端与船体外板(23)焊接固定,在轴孔座(21)和船体外板(23)之间的轴孔(2)侧面安装加强板(22),所述加强板(22)与上下两端分别与轴孔(2)焊接固定;
第二步,轴孔(2)安装焊接完成后,准备用于轴孔拂配检测装置(1),该装置包括拂配手柄(13)和拂磨环(11),在轴孔(2)内壁上均匀涂抹红粉,将所述拂配手柄(13)与所述拂磨环(11)连接固定;
第三步,所述拂配手柄(13)与所述拂磨环(11)连接固定后,在拂磨环(11)侧面均匀涂抹蓝油漆,通过拂配手柄(13)将拂磨环(11)塞入轴孔(2)内,通过推动和回来拂配手柄(13)使拂磨环(11)在轴孔(2)内做往复运动进行轴孔(2)拂配检测;
第四步,拂磨环(11)在轴孔(2)内的往复运动完成后,通过拂配手柄(13)将拂磨环(11)从轴孔(2)内取出,通过灯光设备照射轴孔(2)内壁,并标记出所有轴孔(2)内的反光亮点;
第五步,施工人员通过拂磨设备对所述第四步中标记的反光亮点依次打磨,打磨完成后,重新在打磨区域的轴孔(2)内壁涂抹红粉,在拂磨环(11)的侧面均匀涂抹蓝油漆,通过拂配手柄(13)将拂磨环(11)塞入轴孔(2)内,使拂磨环(11)在轴孔(2)内做往复运动对轴孔(2)进行重复拂配检测;
第六步,当重复拂配检测后的打磨区域的轴孔(2)内壁被蓝油漆均匀涂抹,再使用内径分厘卡测量打磨区域的轴孔(2)内径,当打磨区域的轴孔(2)内径符合轴孔(2)内径标准尺寸,完成轴孔(2)拂配检测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轴孔拂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拂配手柄(13)整体呈空心圆柱体形,所述拂配手柄(13)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拂配手柄(13)另一端设置有横杆(14),所述横杆(14)与所述拂配手柄(13)端部垂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轴孔拂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拂配手柄(13)直径为30mm,所述拂配手柄(13)长度为700mm,所述拂配手柄(13)为不锈钢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轴孔拂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拂磨环(11)整体呈圆环状,所述拂磨环(11)中部设置有圆孔(15),所述拂磨环(11)中部的圆孔(15)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拂磨环(11)中部的圆孔(15)外部与所述拂磨环(11)内壁通过加固轮(12)连接固定;所述拂磨环(11)为铝合金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轴孔拂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轮(12)均匀分布在所述拂磨环(11)中部的圆孔(15)与所述拂磨环(11)内壁之间,所述加固轮(12)分别与所述拂磨环(11)中部的圆孔(15)和所述拂磨环(11)内壁垂直连接;所述拂磨环(11)中部的内螺纹与所述拂配手柄(13)上的外螺纹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轴孔拂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拂磨环(11)的宽度不小于60mm,所述拂磨环(11)直径比待测量的轴孔(2)内径小0.2mm-0.3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轴孔拂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的拂磨环(11)在轴孔(2)内做往复运动时,所述拂磨环(11)在轴孔(2)内的往复运动至少往复五次,所述拂磨环(11)从轴孔(2)的上端运动至轴孔(2)的下端,再从轴孔(2)下端运动到轴孔(2)上端为一次往复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轴孔拂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拂磨环(11)在轴孔(2)内做往复运动时,轴孔(2)内径尺寸合格区域被所述拂磨环(11)上的蓝油漆均匀涂抹,轴孔(2)内径尺寸比合格尺寸小的区域被拂磨环(11)摩擦为反光亮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0051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