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货运车辆套牌甄别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03175.3 | 申请日: | 202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01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罗智宁;杨明志;石亮亮;崔淑娟;林海;周俊宇;刘念松;黄爱祺;常意;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20/54 | 分类号: | G06V20/54;G06V20/62;G06V10/6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范淑萍 |
地址: | 401122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货运 车辆 甄别 系统 方法 | ||
1.一种货运车辆套牌甄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采集模块、云平台模块和检查终端模块;
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车辆信息采集单元、时间采集单元、经纬度采集单元和信息发送单元;所述车辆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目标车辆的基础信息,并将采集到的基础信息发送至信息发送单元;所述时间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当前时刻的时间信息,并将采集到的时间信息发送至信息发送单元;所述经纬度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目标车辆的位置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位置信息发送至信息发送单元;所述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将采集到的多种信息汇总成第一数据集合后发送至云平台模块;
所述云平台模块,包括信息接收单元、信息清洗单元、行驶数据请求单元、套牌分析单元、违规信息存储单元和预警单元;所述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信息采集模块发送来的第一数据集合,并对采集到的目标车辆进行识别,判断其是否为货运车辆,若是,则将第一数据集合发送至行驶数据请求单元,反之则将第一数据集合发送至信息清洗单元;所述信息清洗单元,用于将收到的数据信息清洗删除;所述行驶数据请求单元,用于从第三方平台获取该目标车辆最后时刻的第二信息集合,并将第一数据集合和第二信息集合发送至套牌分析单元;所述套牌分析单元,用于分析目标车辆是否存在套牌行为;所述违规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将检测出来的套牌车辆的信息进行统一存储;所述预警单元,用于在检测出套牌车辆后,发出警示信息;
所述检查终端模块,包括预警信息接收单元和显示单元;所述预警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收集预警信息,并将预警信息发送至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用于在显示屏上显示预警信息和检测到的套牌车辆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货运车辆套牌甄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货运车辆包括货车和半挂牵引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货运车辆套牌甄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牌分析单元用于比对识别的车型和车型数据库中的车型数据,若比对结果为不匹配时,则判断该车辆为套牌车辆,并向违规信息存储单元发送相关信息数据;若比对结果为匹配时,则对该车辆进行二次验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货运车辆套牌甄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模块接入道路监控系统中,利用设置在各个路口的摄像头采集目标车辆的视频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货运车辆套牌甄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牌分析单元在获得目标车辆的第一数据集合和第二信息集合后,计算该车辆的经纬度距离和最大可能行驶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货运车辆套牌甄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牌分析单元还用于比较经纬度距离和最大可能行驶距离,若经纬度距离小于最大可能行驶距离,则判定目标车辆正常运行,若经纬度距离大于最大可能行驶距离,则判定目标车辆存在套牌嫌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货运车辆套牌甄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套牌分析单元判定目标车辆存在套牌嫌疑时,将该车辆的所有信息发送至违规信息存储单元进行存储,并同步通过预警单元发出警示信息。
8.一种货运车辆套牌甄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采集目标车辆的相关信息和典型特征信息,并记录目标车辆开始的时间与经纬度信息,然后将记录的信息发送至信息接收单元;
步骤S2,信息接收单元根据收到的信息对目标车辆进行图像识别,根据号牌颜色判断其是否为货运车辆;
步骤S3,目标车辆正确识别后,获取目标车辆在最后时刻的时间信息和经纬度信息,并连同之前采集的开始的时间与经纬度信息一起发送至套牌分析单元;
步骤S4,套牌分析单元根据两次间隔采集的时间和经纬度信息,计算该车辆的经纬度距离和最大可能行驶距离,并根据计算结果判断该车辆是否涉嫌套牌;
步骤S5,当套牌分析单元判定目标车辆存在套牌嫌疑时,将该车辆的所有信息发送至违规信息存储单元进行存储,并同步通过预警单元向检查终端模块发送警示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0317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