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向挤压用铝合金铸棒加热炉旋调出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206227.2 | 申请日: | 202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881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刘登攀;张耀权;梁治石;覃俊钧;李建明;黄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3/20 | 分类号: | B21C23/20;B21C29/00;B21C33/00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来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8 | 代理人: | 来临 |
地址: | 5302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向 挤压 铝合金 加热炉 调出 方法 | ||
反向挤压用铝合金铸棒加热炉旋调出棒方法,出棒方法中包括:铝合金铸棒运送出加热炉后,进行头尾旋调,然后进入挤压机进行挤压。本发明在多根铝铸棒感应加热工频炉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挤压前铝铸棒从工频炉推出后调转头尾方向,将高温端置于前端,可大大提升铝型材挤压后的力学性能,也使得挤压突破阶段型材头部更容易从挤压模中挤出,提高了挤压的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成型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反向挤压用铝合金铸棒加热炉旋调出棒方法。
背景技术
铝型材是经过热挤压生产的铝合金工业材料,由于其轻质、耐腐蚀、易回收等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将铝型材加工成家用电器、汽车车体的把手、边框,结构件也是铝合金型材常见的应用领域。铝型材挤压生产过程包括:铝铸锭在工频加热炉中加热,铝铸锭送入挤压机中挤压成型,型材冷却,拉伸整形,定尺锯切等。小直径的铝铸锭在专用工频炉中加热时,常采用多锭串联排布在炉膛中,铝锭表面被50Hz工频感应加热,并逐渐将热量从铸锭表面传至芯部,最终使铝铸锭芯表温度一致完成加热过程。
反向挤压铝锭与筒无摩擦,在挤压过程中形变升温少,锭与堵头接触端散热快,比头部温度低20℃左右,锭头尾温差大,出料口头尾温差大,导致性能头尾相差大。因此现有铝合金铸棒加热挤压设备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其次,对于航空、工业铝型材来说,其力学性能与挤压出口温度息息相关,铝铸锭挤压温度及出料温度的稳定性最终影响成品的力学性能。
为了解决铝合金铸棒头端温度过低问题,在某些大型铝挤压生产线上采用单锭炉膛加热的方式,即一个工频加热炉中只放入一个铝合金铸棒,炉膛长度方向分为若干加热区,将最靠前的加热区温度设置较靠后区的温度高,就能解决的铝锭挤压温度头尾不一致的问题。但是此类工频加热炉只适用于生产节拍较慢的大直径铝合金铸棒生产中,小直径铝合金铸棒仍然需要多锭串联同时加热才能满足生产节拍需要,由于小直径铸锭炉体体积有限,因此也无法通过在工频炉前端密集设置梯度多线圈实现梯度加热的效果。
关于铝合金铸棒加热出炉旋调设备的现有文献如下:
1、一种铝合金铸棒电磁感应加热防过烧装置;CN201821785431.3;一种铝合金铸棒电磁感应加热防过烧装置,属于铝合金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铸锭长度测量装置、能量监控器、若干个侧边控温热电偶、若干个侧边测温监控热电偶、一个端部测温监控热电偶,以及电磁感应加热炉所必需的炉子钢结构、感应加热线圈、铸锭进出炉装置、水冷系统、控制系统、声光报警器等。本实用新型集成了铸锭长度测量与控制、能量输入控制、测温监控热电偶对比控制等多种控制手段,达到多重防过烧的效果,解决了电磁感应加热过程中铸锭过烧的问题。
2、硬质铝合金组合式感应加热设备;CN201220735496.3;硬质铝合金组合式感应加热设备,前半部分包括带开口不锈钢桶的感应加热线器,用于快速升温,后半部分为梯度均热感应加热器,包括带闭环不锈钢桶的感应加热线圈,用于保温及梯度的形成。两部分感应加热器,均包括推料机,测温元件,反推机,传动滚道,可独立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不同系列铸锭的要求在不产生裂纹的前提下,在低温时执行快速升温程序,加大感应加热功率。接近所设定的温度时,铝锭进入带闭环不锈钢桶的感应加热线圈,可以执行分段保温程序。
3、一种铝合金管棒梯度感应加热炉;CN200920033649.8;一种铝合金管棒梯度感应加热炉。目前我国感应加热炉结构基本为单线圈供电形式,温度梯度的产生主要通过两种方式:1.调整铝合金管棒与感应器出口的距离(缩头)来形成温度梯度,但是此方式不能形成较高的温度梯度,当铝合金管棒长度稍大时就不能满足需要了;2.通过制造感应器时改变线圈的疏密程度使铝合金管棒前后部分能得到的功率大小不一样,作出温度梯度,但是此种方式温度梯度的大小固定,适应能力差。本实用新型由炉体、感应器、运料机构、顶料机构、出料机构、电气系统、测温系统、液压系统和水冷系统部分组成,所述的感应器由加热线圈和补温线圈组成。实现了准确控制温度梯度,适应各种工况的要求,适应能力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062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器件
- 下一篇:一种用于光伏电池的转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