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位包覆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二次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13349.4 | 申请日: | 202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7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冯绪勇;吴文涛;项宏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51/00 | 分类号: | C01G51/00;C01G25/02;C01G25/00;C01B25/45;C01G53/00;H01M4/131;H01M4/136;H01M4/36;H01M4/485;H01M4/505;H01M4/525;H01M4/58;H01M4/62;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张梦媚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位 正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二次 电池 | ||
1.一种原位包覆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混料:根据原位包覆正极材料的化学组成及化学计量比配料后进行混合,形成预混料,所述预混料中含有过渡金属M的盐、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过渡金属M难以掺杂进入基体正极材料内部的体相,且在基体正极材料中的固溶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高温烧结:将所述预混料进行高温烧结,形成烧结料;
冷却:将所述烧结料缓慢降温控制过渡金属M的离子从基体正极材料中的析出,在基体正极材料表面原位包覆,制得表面形成有包覆层的正极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料中至少包括金属N的盐、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其中,金属N选自Li、Na或K。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金属M选自Y、Sc、Hf、Zr、Sn、Ta、Sb、Nb、Zn、Cu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慢降温的降温速率在0.5-5℃/min之间。
5.一种原位包覆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原位包覆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基体正极材料和形成于所述基体正极材料表面的包覆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原位包覆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正极材料选自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钠二次电池正极材料或钾二次电池正极材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原位包覆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选自钴酸锂、NCM层状材料、尖晶石锰酸锂、橄榄石型磷酸盐、NASICON型磷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钠二次电池正极材料选自层状铁锰酸钠、磷酸钒钠、氟代磷酸钒钠、磷酸铁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钾二次电池正极材料选自磷酸钒钾、氟代磷酸钒钾、KxMO2层状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9.一种二次电池正极,其特征在于,其含有如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原位包覆正极材料。
10.一种二次电池,其包括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采用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次电池正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1334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外温度显示方法
- 下一篇:罐车车体以及铁路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