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感应淬火实验组件及其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18083.2 | 申请日: | 202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72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崔二飚;麻成标;轩书博;许正根;刘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0 | 分类号: | C21D1/10;C21D1/62;C21D9/40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邹琦;张勇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应 淬火 实验 组件 及其 设计 方法 | ||
1.一种感应淬火实验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实验圈(1),所述实验圈(1)上设有多个淬火部位,相邻淬火部位之间设有间隔区,避免相邻淬火部位在淬火实验过程中相互影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应淬火实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部位包括滚道淬火部(1.1),所述滚道淬火部(1.1)的结构尺寸与轴承套圈上的滚道面结构尺寸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感应淬火实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道淬火部(1.1)包括滚道淬火部一(1.1.1)、滚道淬火部二(1.1.2)、滚道淬火部三(1.1.3)和滚道淬火部四(1.1.4);
所述滚道淬火部一(1.1.1)设置于所述实验圈(1)的外周面,包括两两垂直的三个淬火面一,三个淬火面一之间连接形成匚形结构;
所述滚道淬火部二(1.1.2)设置于所述实验圈(1)的端面;
所述滚道淬火部三(1.1.3)设置于所述实验圈(1)的内圈侧壁上;
所述滚道淬火部四(1.1.4)包括设置于所述实验圈(1)外周面上的两个淬火面二,两个淬火面二均与实验圈(1)的端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感应淬火实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部位还包括挡边淬火部(1.2),所述挡边淬火部(1.2)的结构尺寸与轴承保持架上的挡边结构尺寸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感应淬火实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边淬火部(1.2)包括挡边淬火部一(1.2.1)和挡边淬火部二(1.2.2);
所述挡边淬火部一(1.2.1)设置于所述实验圈(1)的内圈侧壁上;
所述挡边淬火部二(1.2.2)设置在所述实验圈(1)的外周面上,所述挡边淬火部二(1.2.2)与实验圈(1)的端面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感应淬火实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部位包括齿形淬火部(1.3),所述齿形淬火部(1.3)的结构尺寸与轴承齿圈的结构尺寸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感应淬火实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形淬火部(1.3)包括多个沿实验圈(1)内圈侧壁设置的齿形结构;所述齿形结构的结构尺寸与轴承齿圈上的齿结构尺寸相同,所述齿形结构的齿淬长度在100mm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感应淬火实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区的尺寸设置大于20mm。
9.一种感应淬火实验组件的设计方法,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感应淬火实验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统计轴承中各零部件中需进行淬火实验的淬火区域的种类及尺寸;
步骤二:将多个淬火区域分类组合,集成布置在一个或多个实验圈(1)上,使一个或多个实验圈(1)上设有与轴承上淬火区域相对应的淬火部位供淬火实验使用;
步骤三:通过对实验圈(1)进行淬火实验,获取轴承淬火的最优实验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感应淬火实验组件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在实验圈(1)上布置淬火部位时,相邻淬火部位之间的间隔区的尺寸设置根据热影响区的范围确定;多个淬火区域最终的组合方式选用一个或多个实验圈(1)轴线所在的截面总面积最小的组合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1808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疼痛患者多维度数据采集、智能决策的交互系统
- 下一篇:一种奶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