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花前胡不定芽的繁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222730.7 | 申请日: | 202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08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毛碧增;钱亦纯;沙浩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G3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花 前胡 不定 繁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花前胡不定芽的繁殖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外植体灭菌,得茎尖外植体;将茎尖外植体接种到扩繁培养基中培养,直至在外植体上诱导出长度≥0.5cm且个数≥5个的不定芽才结束培养;将不定芽分割成单芽;将单芽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中培养,直至获得根数≥5根且株高≥3.0cm的生根后白花前胡无菌组培苗;将生根后白花前胡无菌组培苗放入水培瓶内进行水培养。本发明的方法外植体灭菌效果好、成活率高,不定芽诱导率高、生长状态好,组培苗生根率高,移栽成活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花前胡不定芽的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具有抗心肌缺血、保护心肌、改善心脏功能、降血压、抗氧化、祛痰、抗菌、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其主产于浙江、四川等地,但由于连年采挖,野生资源逐渐枯竭,目前人工栽培的白花前胡,存在制种不纯、品质不稳定的问题。而种子繁殖萌发率较低,出苗不整齐,生长周期长,存在变异可能,影响药效,限制了白花前胡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提高白花前胡的繁殖效率是保护白花前胡资源、解决市场供需需要的关键技术。吴沿胜等研究确定了白花前胡根、茎、叶愈伤组织诱导的条件,但基于愈伤组织建立的再生体系容易发生变异,导致药效成分不稳定,因此本发明提出基于不定芽诱导的白花前胡再生体系,可以有效规模化提供遗传背景一致的优质白花前胡种苗,保障了白花前胡药效成分稳定,为白花前胡药材的科学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目前尚未有伞形科植物利用诱导不定芽繁殖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白花前胡不定芽的繁殖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白花前胡不定芽的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外植体灭菌:
选择长势良好(叶色深绿、植株健壮、无病虫害)的白花前胡植株,首先流水清洗植株,然后切取植株茎尖(约0.5~1cm3的方块)作为外植体材料;
将外植体材料消毒后,用无菌滤纸吸干外植体材料表面水分,用无菌手术刀修整,从而将茎尖外层变色的组织切除(升汞消毒后会导致外层组织变褐色,不切去会影响内层活细胞吸收营养);得茎尖外植体;
2)、无菌苗培养:
将步骤1)得到的茎尖外植体接种到扩繁培养基中,在植物组织培养室内于24±1℃培养,直至在外植体上诱导出长度≥0.5cm且个数≥5个的不定芽才结束培养,此步骤2)结束后所得物命名为白花前胡无菌苗;
此步骤2)的培养时间约为4~6周;
3)、生根培养:
将步骤2)所得的白花前胡无菌苗上的每个长度≥0.5cm的不定芽分别进行切割,得单芽;
将单芽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中,在植物组织培养室内培养,培养温度24±1℃,直至获得根数≥5根且株高≥3.0cm的生根后白花前胡无菌组培苗;
此步骤3)的总培养时间约为30天左右;在生根培养基中培养15d后就出现生根现象;
4)、组培苗驯化移栽:
将步骤3)所得的生根后白花前胡无菌组培苗放入水培瓶内进行水培养,培养温度为24±1℃,水培瓶做遮光处理(避免绿藻生长);直至当培养至株高≥15cm且根长≥10cm的根至少有5根时,结束此步骤。
说明:结束此步骤后,可进行后续的常规基质栽培。
作为本发明的白花前胡不定芽的繁殖方法的改进,扩繁培养基为:MS+2.4~2.6mg6-BA、20~30g白砂糖、4~9g琼脂,pH 5.8±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227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功率管去毛刺装置
- 下一篇:一种蓝牙耳机塑胶双色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