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稻-蟹共生种养方法及其在提高扣蟹苗成活率方面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23564.2 | 申请日: | 202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0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建;邓晨曦;张丽娜;孟娟;魏新才;吴广州;董龙涛;郑丽华;李红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市渔业监测站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K61/59;A23K50/80;A23K1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张先蓉 |
地址: | 272073***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共生 方法 及其 提高 蟹苗 成活率 方面 应用 | ||
1.一种稻-蟹共生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稻田沿田埂开挖蟹沟,并在田埂设置防逃设施;(2)施基肥,注水泡田,之后排出蟹沟和坑池中的水并对蟹沟和坑池消毒、暴晒后注入新水;(3)在蟹沟中种植水草和漂浮水生植物;(4)向稻田内移栽水稻,20~30天后投放中华绒螯蟹豆蟹,并进行日常投喂,对水位和水质进行调控;(5)水稻收割前3~5天,放水捕收扣蟹;(6)收割水稻;
步骤(4)中,所述投喂的具体方法为:所述中华绒螯蟹豆蟹投放后,前3天不投喂任何饵料;第4~30天,每天投喂配合饲料和酸枣仁粉组成的复合饵料;之后,每天投喂配合饲料、鱼虾饵料和青饲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田埂比稻田田面高50~60cm;所述蟹沟为“口”字形环形蟹沟,宽度为2.8~3m,深度为0.5~1.0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稻田四角还分别开挖四个长宽深为5m×4m×1.5m的坑池;所述防逃设施为铁皮,所述铁皮高出田埂表面40~60cm;所述稻田相对角的田埂下设置进排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基肥包括腐熟的动物粪便有机肥和氮钾复合肥;水稻种植区、蟹沟和坑池内每亩施腐熟的动物粪便有机肥180~220kg;水稻种植区每亩施氮钾复合肥10~15kg,蟹沟和坑池内每亩施氮钾复合肥25~30kg;所述排水后使蟹沟和坑池中剩余10~15cm深的水;所述消毒采用生石灰,每亩用量为150~200kg,化水泼洒消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水草包括苦草、黄丝草、伊乐藻和轮叶黑藻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漂浮水生植物包括浮萍和/或芜萍;所述水草和所述漂浮水生植物占蟹沟总面积的10~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水稻每亩插秧为1.2~1.5万穴,每穴4~5株;所述豆蟹规格为1950~2050只/kg,放养密度为15000~18000只/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投喂的具体方法为:所述豆蟹投放后,前3天不投喂任何饵料;第4~30天,每天投喂配合饲料和酸枣仁粉按照质量比为(4~5)∶1组成的复合饵料,所述复合饵料的投喂量为蟹体重的8~10%;第31~45天,每天投喂质量比为(4~5)∶1∶1的配合饲料、鱼虾饵料和青饲料,投喂总量为蟹体重的15~20%;之后每天投喂质量比为(4~5)∶1∶3的配合饲料、鱼虾饵料和青饲料,投喂总量为蟹体重的8~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4~30天投喂的复合饵料中还包括草河车,草河车和酸枣仁粉的质量比为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对水位和水质进行调控的方法为:移栽水稻后15天内保持水位为8~10cm;第16天加注水,使水位达到20~25cm;每月用生石灰对蟹沟进行泼洒消毒;7~8月,每月换水3~4次,每次换深为8~10cm的水量,控制蟹沟内水草和漂浮水生植物的面积为60~70%。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在提高中华绒螯蟹扣蟹苗成活率方面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市渔业监测站,未经济宁市渔业监测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2356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脓毒症合并糖尿病的专用腿浴药包
- 下一篇:一种汽车左右翼子板冲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