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稻-蟹共生种养方法及其在提高扣蟹苗成活率方面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1223564.2 申请日: 2022-10-08
公开(公告)号: CN115380784A 公开(公告)日: 2022-11-25
发明(设计)人: 刘德建;邓晨曦;张丽娜;孟娟;魏新才;吴广州;董龙涛;郑丽华;李红鸽 申请(专利权)人: 济宁市渔业监测站
主分类号: A01G22/22 分类号: A01G22/22;A01K61/59;A23K50/80;A23K10/30
代理公司: 北京盛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代理人: 张先蓉
地址: 272073***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共生 方法 及其 提高 蟹苗 成活率 方面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稻‑蟹共生种养方法及其在提高扣蟹苗成活率方面的应用,属于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领域;在稻田开挖蟹沟,设置防逃设施;施基肥,注水泡田,之后排出部分水,消毒、暴晒后注入新水;在蟹沟中种植水草和漂浮水生植物;移栽水稻,投放中华绒螯蟹豆蟹,并进行日常投喂,对水位和水质进行调控;水稻收割前放水捕收扣蟹;收割水稻;投喂的具体方法为:所述中华绒螯蟹豆蟹投放后,前3天不投喂任何饵料;第4~30天,每天投喂配合饲料和酸枣仁粉组成的复合饵料;之后,每天投喂配合饲料、鱼虾饵料和青饲料;本发明采用稻蟹共生种养,不仅能降低种养成本,而且提高了中华绒螯蟹豆蟹的成活率,对稻蟹共生种养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稻-蟹共生种养方法及其在提高扣蟹苗成活率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中华绒螯蟹是广泛养殖的一种河蟹,又称螃蟹、大闸蟹、毛蟹等,它属于水生甲壳类经济生物,生长个体大、肉质鲜美、经济价值高。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河蟹作为一种普通食材正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家庭,河蟹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因此河蟹养殖也受到广泛关注。中华绒螯蟹的营养价值极高,被视为美味佳肴,据分析测定,100克蟹肉中含维生素A高达5900国际单位,热量高达582千焦耳,为水产品之冠,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黄素的含量均远高于许多名特水产品。因此,其售价相对较高,养殖效益也较高,较高的养殖效益极大地调动了养殖户养殖中华绒螯蟹的积极性。

水稻是一种普遍种植的农作物,稻蟹立体种养是以稻田为基础,在稻田养殖水产品,将稻田种稻和养蟹结合起来,利用同一生态环境,发挥水稻和水产品共生互利的作用,形成“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一种生态养殖模式。目前,采用这一模式养殖扣蟹尤为常见。但是,在传统的稻蟹共生种养过程中,由于豆蟹的适应能力较差,生命力较脆弱,将其投放到稻田蟹沟后,前期往往出现死亡较多的问题,导致其成活率不理想,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稻-蟹共生种养方法及其在提高扣蟹苗成活率方面的应用,以提高稻田中养殖中华绒螯蟹扣蟹的成活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稻-蟹共生种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稻田沿田埂开挖蟹沟,并在田埂设置防逃设施;(2)施基肥,注水泡田,之后排出蟹沟和坑池中的水并对蟹沟和坑池消毒、暴晒后注入新水;(3)在蟹沟中种植水草和漂浮水生植物;(4)向稻田内移栽水稻,20~30天后投放中华绒螯蟹豆蟹,并进行日常投喂,对水位和水质进行调控;(5)水稻收割前3~5天,放水捕收扣蟹;(6)收割水稻;

步骤(4)中,所述投喂的具体方法为:所述中华绒螯蟹豆蟹投放后,前3天不投喂任何饵料;第4~30天,每天投喂配合饲料和酸枣仁粉组成的复合饵料;之后,每天投喂配合饲料、鱼虾饵料和青饲料。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田埂比稻田田面高50~60cm;所述蟹沟为“口”字形环形蟹沟,宽度为2.8~3m,深度为0.5~1.0m。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稻田四角还分别开挖四个长宽深为5m×4m×1.5m的坑池;所述防逃设施为铁皮,所述铁皮高出田埂表面40~60cm;所述稻田相对角的田埂下设置进排水管。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基肥包括腐熟的动物粪便有机肥和氮钾复合肥;水稻种植区、蟹沟和坑池内每亩施腐熟的动物粪便有机肥180~220kg;水稻种植区每亩施氮钾复合肥10~15kg,蟹沟和坑池内每亩施氮钾复合肥25~30kg;所述排水后使蟹沟和坑池中剩余10~15cm深的水;所述消毒采用生石灰,每亩用量为150~200kg,化水泼洒消毒。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水草包括苦草、黄丝草、伊乐藻和轮叶黑藻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漂浮水生植物包括浮萍和/或芜萍;所述水草和所述漂浮水生植物占蟹沟总面积的10~2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市渔业监测站,未经济宁市渔业监测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235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