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49512.2 | 申请日: | 202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96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吴昊阳;曹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大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N11/08 | 分类号: | F02N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王晓玲 |
地址: | 116699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控制 方法 装置 车辆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车辆,该方法包括:获取拥堵信息、红灯剩余时间、油门踏板操作次数和刹车踏板操作次数,油门踏板操作次数为第一预定时间内油门踏板被操作的次数,刹车踏板操作次数为第一预定时间内油门踏板被操作的次数;在满足第一预定条件、第二预定条件、第三预定条件和第四预定条件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的情况下,关闭发动机自动启停功能,第一预定条件为红灯剩余时间小于第二预定时间,第二预定条件为油门踏板操作次数大于第一预定次数,第三预定条件为刹车踏板操作次数大于第二预定次数,第四预定条件为拥堵信息为拥堵。该方法可以避免频繁启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发动机频繁启动导致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发动机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处理器和车辆。
背景技术
发动机自动启停功能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临时停车后,发动机自动熄火,当需要继续前进时,发动机自动启动的技术,发动机自动启停功能可以有效降低油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但是,目前广泛应用在车辆上的发动机自动启停功能会造成车辆在拥堵路段或者在红绿灯路口频繁启停,影响乘车人员的舒适性,并且会加速火花塞和电瓶等零部件的损耗,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在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只是用来加强对本文所描述技术的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背景技术中可能包含某些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并未形成在本国已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处理器和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动机频繁启动导致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低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拥堵信息、红灯剩余时间、油门踏板操作次数和刹车踏板操作次数,所述油门踏板操作次数为第一预定时间内油门踏板被操作的次数,所述刹车踏板操作次数为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内油门踏板被操作的次数;在满足第一预定条件、第二预定条件、第三预定条件和第四预定条件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的情况下,关闭发动机自动启停功能,所述第一预定条件为所述红灯剩余时间小于第二预定时间,所述第二预定条件为所述油门踏板操作次数大于第一预定次数,所述第三预定条件为所述刹车踏板操作次数大于第二预定次数,所述第四预定条件为所述拥堵信息为拥堵。
可选地,在满足第一预定条件、第二预定条件、第三预定条件和第四预定条件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的情况下,关闭发动机自动启停功能,包括:将所述拥堵信息、所述红灯剩余时间、所述油门踏板操作次数和所述刹车踏板操作次数发送至云端服务器;接收第一关闭指令,所述第一关闭指令为在满足所述第一预定条件、所述第二预定条件、所述第三预定条件和所述第四预定条件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的情况下,所述云端服务器发出的指令;根据所述第一关闭指令关闭所述发动机自动启停功能。
可选地,在满足第一预定条件、第二预定条件、第三预定条件和所述第四预定条件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的情况下,关闭发动机自动启停功能,包括:将所述拥堵信息、所述红灯剩余时间、所述油门踏板操作次数和所述刹车踏板操作次数发送至整车控制器;接收第二关闭指令,所述第二关闭指令为在满足所述第一预定条件、所述第二预定条件、所述第三预定条件和所述第四预定条件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的情况下,所述整车控制器发出的指令;根据所述第二关闭指令关闭所述发动机自动启停功能。
可选地,在满足第一预定条件、第二预定条件、第三预定条件和所述第四预定条件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的情况下,关闭发动机自动启停功能,包括:在满足所述第一预定条件和/或所述第四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关闭所述发动机自动启停功能;在满足所述第二预定条件且满足所述第三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关闭所述发动机自动启停功能。
可选地,获取红灯剩余时间、油门踏板操作次数和刹车踏板操作次数,包括:通过V2X或者导航系统获取所述红灯剩余时间和/或所述拥堵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预定时间的取值范围为10s~2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软睿驰汽车技术(大连)有限公司,未经东软睿驰汽车技术(大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495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