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放射性废物固化体中的放射性物质释出和迁移的试验装置以及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65332.3 | 申请日: | 202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94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涛;张生栋;张玉钏;刘刈;张立军;张兴旺;陈艳;冯亚鑫;宋占荣;班子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1T1/1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创世宏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93 | 代理人: | 王鹏鑫 |
地址: | 1024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放射性 废物 固化 中的 物质 释出 迁移 试验装置 以及 试验 方法 | ||
1.一种用于检测放射性废物固化体中的放射性物质释出和迁移的试验装置,其包括:
远场围岩容器、近场处置容器、地下水循环系统、温度控制系统以及取样系统,
所述地下水循环系统设置成提供地下水流入所述远场围岩容器,流经所述远场围岩容器的所述地下水流入至所述近场处置容器,
所述温度控制系统设置成对所述远场围岩容器以及所述近场处置容器进行温度控制,
所述取样系统设置成对流经所述远场围岩容器以及所述近场处置容器的地下水进行取样,以检测所述地下水的成分来判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装置,其中,
所述远场围岩容器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以及取样口,
所述地下水从所述远场围岩容器的所述进水口流入,从所述远场围岩容器的所述出水口流出,流出后流入至所述近场处置容器,
所述地下水从所述远场围岩容器的所述取样口流出后进入到所述取样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装置,其中,
所述近场处置容器内在从外到内的顺序设置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以及第四区域:
在第一区域内设置有围岩扰动层材料,所述第一区域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以及取样口,流入到所述近场处置容器的所述地下水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进水口流入,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出水口流出,所述地下水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取样口流出后进入到所述取样系统;
在第二区域内设置有膨润土材料,在所述第二区域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以及取样口,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出水口流出的所述地下水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进水口流入,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出水口流出,所述地下水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取样口流出后进入到所述取样系统;
在第三区域内设置有金属材料,在所述第三区域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以及取样口,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出水口流出的所述地下水从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进水口流入,从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出水口流出,所述地下水从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取样口流出后进入到所述取样系统;
在第四区域内设置有放射性废物形成的固化体,在所述第四区域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以及取样口,从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出水口流出的所述地下水从所述第四区域的所述进水口流入,从所述第四区域的所述出水口流出,所述地下水从所述第四区域的所述取样口流出后进入到所述取样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验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所述第二区域与第三区域之间、所述第三区域与第四区域之间设置成所述地下水的单向通路所述地下水只能从前一个区域流入到后一个区域,而不能反向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验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以及第四区域的内衬均为聚四氟乙烯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装置,其中,
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测温单元以及加热单元,所述测温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远场围岩容器以及近场处置容器,以获得所述远场围岩容器以及近场处置容器的温度,所述加热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远场围岩容器以及近场处置容器,以对所述远场围岩容器以及近场处置容器加热。
7.一种用于检测放射性废物固化体中的放射性物质释出和迁移行为的试验方法,其包括:
模拟远场围岩环境;
模拟近场处置环境;
向所述远场围岩环境提供地下水;
从所述远场围岩环境流出的所述地下水流入到所述近场处置环境;
对流经所述远场围岩环境以及流经所述近场处置环境中的所述地下水进行分别进行取样;
对取样获得的流经不同介质后地下水的成分进行分析检测,来判断远场扰动层围岩和近场处置围岩对放射性废物固化体核素释出和迁移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653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