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夹持的铝材拉直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11276127.7 | 申请日: | 202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511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佳能精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10 | 分类号: | B21D3/10;B21D43/00;B08B1/00;B08B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姚海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夹持 拉直 | ||
本发明涉及拉直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夹持的铝材拉直机,包括有液压油缸和滑动块;两个液压油缸上各滑动连接有一个滑动块;还包括有旋转单元、夹持单元、除油单元、限位单元和修边单元;两个滑动块上连接有用于对铝材过盈弯曲的旋转单元;旋转单元连接有对铝材夹持的夹持单元;夹持单元连接有刮除铝材表面油污的除油单元;旋转单元连接有对铝材端部限位的限位单元;限位单元位于夹持单元的后方;限位单元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修边单元。本发明通过除油件刮动摩擦铝材的表面,有效去除除油件将铝材表面的油污,通过对铝材两端的切割产生的翘边等结构整平,以及通过对铝材的发生过盈弯曲,而后铝材再发生恢复时,铝材恢复成平直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直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夹持的铝材拉直机。
背景技术
铝材由铝和其它合金元素制造的制品,通常是先加工成铸造品、锻造品以及箔、板、带、管、棒、型材等后,再经冷弯、锯切、钻孔、拼装、上色等工序而制成,主要金属元素是铝,在加上一些合金元素,提高铝材的性能。
现有的铝材在生产成型后,表面残留有油污,并且存在一定的弯曲,以及端部仍有切断时留下的翘边等结构,此时通过人工无法对其进行有效拉直,而一般通过拉直机进行拉直,但是油污会影响对铝材的固定,以及在拉直完成后,松开对铝材的固定时,铝材发生回弹,拉直效果不佳,影响后续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
为了克服铝材表面残留有油污,并且存在一定的弯曲,以及端部仍有切断时留下的翘边等结构,油污影响对铝材的固定,以及在松开对铝材拉直固定后,铝材发生回弹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化夹持的铝材拉直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实施方案是:
一种自动化夹持的铝材拉直机,包括有液压油缸和滑动块;两个液压油缸上各滑动连接有一个滑动块;还包括有旋转单元、夹持单元、除油单元、限位单元和修边单元;两个滑动块上连接有用于对铝材过盈弯曲的旋转单元;旋转单元连接有对铝材夹持的夹持单元;夹持单元连接有刮除铝材表面油污的除油单元;旋转单元连接有对铝材端部限位的限位单元;限位单元位于夹持单元的后方;限位单元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对铝材端部修整的修边单元。
更为优选的是,旋转单元包括有C形架、转动座、动力组件和第一转轴;两个滑动块上共同固接有C形架;C形架上部连接有限位单元;C形架下部固接有转动座;C形架顶部上安装有动力组件;动力组件与夹持单元连接;转动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与夹持单元连接。
更为优选的是,夹持单元包括有防护框、第一电动执行器、第二转轴、弧形夹板、加液口和接触条;第一转轴上部固接有防护框;防护框上部与动力组件输出轴固接;防护框上部和下部各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一电动执行器;防护框前部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转轴;两个第二转轴上各固接有一个弧形夹板;两个弧形夹板均与除油单元连接;两个弧形夹板相背侧各与一个第一电动执行器伸缩部转动连接;两个弧形夹板后部各开有一个储液仓;两个弧形夹板相向侧后部各开有若干个凹槽;两个弧形夹板相向侧后部各开有若干个通孔;每个通孔各与一个凹槽交错设置;每个通孔均与储液仓连通;两个弧形夹板各连通有一个加液口;两个弧形夹板相向侧后部阵列式固接有若干个接触条,若干个接触条排列成齿形;每个接触条与各排凹槽交错设置。
更为优选的是,除油单元包括有第一弹性件、除油件和连接杆;两个弧形夹板固接有若干排第一弹性件;每个第一弹性件各位于一个凹槽内;每排第一弹性件上各固接有一个除油件;每个除油件各固接有若干个连接杆;每个连接杆均与弧形夹板滑动连接;每个连接杆各与一个通孔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佳能精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佳能精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761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