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饲草高粱-巨大芽孢杆菌共生体良种繁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81389.2 | 申请日: | 202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18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钟小仙;毛峥沣;薛文韬;刘智微;钱晨;吴娟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7/06 | 分类号: | A01G7/06;A01H1/02;A01B79/02;C12N1/20;C12Q1/689;C12Q1/6858;C12Q1/04;C12R1/11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傅婷婷;吴爽 |
地址: | 21001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饲草 高粱 巨大 芽孢 杆菌 共生 良种 繁育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植物‑微生物交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饲草高粱‑巨大芽孢杆菌共生体良种繁育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母本柱头抽出2~3 d时,用巨大芽孢杆菌菌液喷雾于柱头,再用父本花药抽出后2~5 d的花粉授粉,收获成熟种子,即可。本发明还保护一种快速鉴定巨大芽孢杆菌BM18‑2的CAPS标记,主要包括针对SNP位点设计的引物对及内切酶BspT104 I,所述引物对的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分别如SEQ ID No:1~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首个含内生巨大芽孢杆菌饲草高粱良种繁育方法,生产的种子能显著提高盐含量≤8‰土壤中生长的植株生物量、粗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和粗饲料分级指数GI;本发明的鉴定巨大芽孢杆菌BM18‑2的CAPS标记能够实现巨大芽孢杆菌BM18‑2的快速定性鉴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饲草高粱-巨大芽孢杆菌共生体良种繁育方法,属于植物-微生物交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粱属牧草因苗期生长快、饲用品质好,是国内外广泛种植的暖季型禾本科牧草,1987-2020年,我国通过国家草品种审定的高粱属苏丹草、高粱和高粱-苏丹草杂交种、苏丹草-拟高粱杂交种共28个,其中具有耐盐碱特性的品种12个,耐盐性强的3个品种,分别为:“天农2号”高粱-苏丹草杂交种、“天农青饲1号”高粱-苏丹草杂交种和“宁农”苏丹草,均在盐(NaCl)含量≤4‰的土壤中生长良好,但是总体而言,耐盐碱特性品种相对较少,繁育方法也有待改进。
已有的研究表明,耐盐性是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且与植物的形态适应和生化适应有关,因而通过常规育种和基因转化途径获得耐盐植物材料是非常困难的。近年来,植物育种思维发生了根本改变,把“植物作为一种共生功能体,包含寄主和微生物群系的生态和进化单元”的育种策略,已成为国内外研究前沿(Vandenkoornhuyse,P.et al.Theimportance of the microbiome of the plant holobiont,New Phytologist,2015,206(4),1196–1206;Zhong Wei,Alexandre Jousset.Plant Breeding Goes Microbia,Trendin Plant Scienc,2017,22(7):555-558)。内生真菌共生体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内生细菌共生体育种的正式报道极少,仅见奥地利Birgit Mitter团队把特定的内生菌通过花导入,获得了含内生细菌P.phytofirmansPsJN(伯克霍尔德菌)的辣椒、大豆、玉米、小麦共生体F1代种子(Mitter B et al.A new approach to modify plant microbiomes andtraits by introducing beneficial bacteria at flowering into progenyseeds.Frontiers in Microbilogy,2017,8:11),这些植物均属于粮食作物,与高粱属杂交种差异较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813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