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式气体发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88219.7 | 申请日: | 2022-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03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龙;朱隽玮;王威;万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临港均胜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64 | 分类号: | B60R21/264;C06D5/06;C06B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大紫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8 | 代理人: | 黄贞君;黎飞鸿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式 气体 发生器 | ||
1.一种混合式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体,具有容纳压缩气体的第一腔室,一端侧设置有第一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处设置有第一爆破片;
启动组件,至少部分地被安置在或包含在罐体内,启动后产生热量和/或气体,瞬间升高所述罐体内压力打开所述第一爆破片,使所述罐体内的压缩气体经所述第一排气口排出;
缓燃产气药,设置在罐体内,所述启动组件启动后10-15ms内进一步引燃所述缓燃产气药,持续输送热量和/或气体供给所述罐体和与所述第一排气口连通的气囊部件;
其中,所述缓燃产气药在常压下,燃烧速度≤15mm/s,且在10-6000ms内缓慢燃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组件包括内管、点火器、第一产气药、第二排气口、第二破裂片,所述内管至少部分地被安置在或包含在罐体内,所述点火器至少部分容纳在所述内管内,第一产气药容纳在所述内管和所述第二破裂片形成的内腔里,所述第一产气药在所述点火器的作用下点燃、产生气体破裂所述第二破裂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式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缓燃产气药通过模压工艺或挤压工艺制成具有中孔的环状药柱,通过定位夹固定在所述罐体内,所述第二排气口、所述环状药柱的中孔和所述第一排气口依次排列且保持水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式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包括环状固定部和弹性定位爪,所述环状药柱设置在所述环状固定部的内壁,所述弹性定位爪将所述环状药柱固定在所述罐体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式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环状固定部和弹性定位爪采用金属冲压工艺一体形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式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定位爪设置有凸棱,所述凸棱用于增加所述弹性定位爪与所述罐体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式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和所述第二破裂片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式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燃产气药的成分包括还原剂和第一氧化剂,以及第二氧化剂、助剂和粘结剂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氧化剂为碱式硝酸铜和碱式碳酸铜中的至少一种;还原剂为硝酸胍、硝基胍、三聚氰胺、硝酸三聚氰胺、5-氨基四唑、双氰胺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式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碱式硝酸铜的D50在10~30μm,硝酸胍的D50在8~15μ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式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第二氧化剂可以是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氧化物和金属氢氧化物的复合物;
所述助剂为阻燃剂或者结渣剂,所述助剂是磷酸盐或者多聚磷酸盐和超磷酸盐;
所述粘结剂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钾、羧甲基纤维素铵、本本纤维素、醋酸丁酸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氨基化合物、聚丙烯酰肼、丙烯酰胺-丙酸金属盐共聚物、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酯共聚物、聚乙烯醇、丙烯酸胶、瓜尔胶、淀粉、硅酮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临港均胜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临港均胜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8821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