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疫霉和细菌的共生体系及其分析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92468.3 | 申请日: | 2022-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25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高瑞芳;卢小雨;汪莹;张伟锋;章桂明;王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海关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1/20;C12Q1/04;A01N63/20;A01P3/00;C12R1/645;C12R1/01;C12R1/025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李小焦;彭家恩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菌 共生 体系 及其 分析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疫霉和细菌的共生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生体系中的疫霉为Phytophthorafragariae var.rubi、Phytophthora cactorum或Phytophthora syringae,所述共生体系中的细菌为Pandoraea sputorum或Achromobacter insolitu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生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生体系为Phytophthorafragariae var.rubi或Phytophthora cactorum,与Pandoraea sputorum的共生体系;
或者,所述共生体系为Phytophthora syringae与Achromobacter insolitus的共生体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共生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Pandoraea sputorum为Pandoraea sputorum strain CUB2S;
所述Achromobacter insolitus为Achromobacter insolitus strain Sn1。
4.一种疫霉和细菌共生体系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培养步骤、荧光显微镜和/或透射电镜观察步骤、核酸测序验证步骤;
所述分离培养步骤,包括取待分析疫霉样本的菌丝,将其分散于水中,使菌丝破裂,然后进行离心,取上清液涂布于营养琼脂平板上恒温培养至少10h,观察营养琼脂平板上是否存在细菌样有机物;
所述荧光显微镜和/或透射电镜观察步骤,包括对存在细菌样有机物的菌丝进行荧光显微镜观察,或者透射电镜观察,进一步确认待分析疫霉样本是否存在共生的细菌;
所述核酸测序验证步骤,包括分别提取待分析疫霉样本的菌丝的DNA,以及所述细菌样有机物的DNA,对菌丝的DNA进行ITS和16S rRNA测序,对细菌样有机物的DNA进行16S rRNA测序,通过菌丝的DNA的ITS和16S rRNA测序,进一步验证疫霉和细菌共生体系的存在,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确定待分析疫霉样本中疫霉的具体种或菌株,以及共生系统中细菌的具体种或菌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培养步骤,还包括在菌丝分散于水中后,用移液枪反复吹打菌丝,使其破裂;
优选的,还包括在离心取上清液时,分两轮进行离心,第一轮以不超过500rpm的速度离心不超过5min,获取第一轮离心上清液,然后再对第一轮离心上清液进行第二轮离心,第二轮离心的速度为至少4000rpm,离心时间不少于20min,获得第二轮离心的上清液,分别将第一轮离心上清液和第二轮离心上清液涂布于营养琼脂平板上进行恒温培养;
优选的,所述恒温培养的温度为3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显微镜观察包括,将菌丝转移至0.85%的NaCl溶液中,分散均匀后,取混合液于玻片上,加入核酸染料进行染色,然后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
优选的,加入核酸染料进行染色,具体包括,加入SYTO 9绿色荧光核酸染料,并加入等量的碘化丙啶染料,黑暗条件下孵化至少15min,加入ProLong Gold antifade reagent,再孵育至少20min,然后在480/500nm波长条件下进行荧光显微镜观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海关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未经深圳海关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9246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