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梯级自动清洗一体化设备的自动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92483.8 | 申请日: | 2022-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24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卢佳;赵鸿强;杨龙;张伟;于永波;刘旭;范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洁禹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洁禹通(辽宁)净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31/00 | 分类号: | B66B31/00;C02F1/00;C02F1/24;C02F11/147;C02F11/12;G05B19/04 |
代理公司: | 沧州市博圣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5 | 代理人: | 王华森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石景山***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梯级 自动 清洗 一体化 设备 自动控制 方法 及其 控制系统 | ||
1.梯级自动清洗一体化设备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梯级传送控制系统、梯级清洗温度控制系统与梯级自动清洗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梯级传送控制系统包括上料模块、浸泡模块、清洗模块、漂洗模块、烘干模块与卸料模块,所述梯级清洗温度控制系统包括预升温模块、快速升温模块、正常保温模块、升温保温模块、污水补偿模块与中速升温模块,所述梯级自动清洗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梯级污水处理控制模块、污水处理系统加药及搅拌控制模块与污水处理系统污泥处理控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级自动清洗一体化设备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模块、浸泡模块、清洗模块、漂洗模块、烘干模块与卸料模块按照设定节拍间歇运行工作,所述上料模块上设置输送驱动装置,所述浸泡模块上设置高温浸泡装置、电加热装置、过滤器与循环泵,所述清洗模块上设置喷淋清洗结构、冷凝吸雾结构与电加热装置,所述漂洗模块上设置喷淋漂洗装置,所述烘干模块上设置烘干装置与高压风切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级自动清洗一体化设备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升温模块通过温度传感器读取当前温度,所述快速升温模块通过PID调节控制各个池内加热模块开启的数量,所述正常保温模块通过PID调节进行温度补偿,所述污水补偿模块通过PD调节控制各个池内加热模块开启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级自动清洗一体化设备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梯级污水处理控制模块设置手动和自动控制,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加药及搅拌控制模块根据实际选择加药装置的搅拌控制方式,所述污水处理系统污泥处理控制模块将手动控制污泥螺杆泵及污泥PAM加药装备并且手动控制叠螺脱水机实现污泥脱水功能。
5.梯级自动清洗一体化设备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控制内容:
S1:梯级传送控制方法:分为上料区、浸泡工位、清洗工位、漂洗工位、烘干工位、卸料区等部分,每个工位工区按照设定节拍间歇运行工作;
S2:梯级清洗温度控制方法:包括预升温阶段、快速升温阶段、正常保温阶段、升温保温阶段、污水补偿阶段与中速升温阶段;
S3:梯级自动清洗污水处理控制方法:包括梯级污水处理控制、污水处理系统加药及搅拌控制与污水处理系统污泥处理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梯级自动清洗一体化设备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梯级传送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A1:设定好各环节的节拍时间及传送速度,将根据设定好的参数将梯级在上料区放置好、待上料完成后,并且上料区和卸料区同时点击启动按钮;
A2:梯级清洗设备将按照设定好的传送速度进入浸泡槽,通过计数传感器统计达到设定的梯级浸泡数量后传送停止并开始浸泡,浸泡时间到达后梯级模块开始往清洗工位进行传送;通过计数传感器统计达到设定的梯级数量后传送停止并开始冲洗;
A3:冲洗时间到达后梯级模块开始往漂洗工位进行传送;通过计数传感器统计达到设定的梯级漂洗数量后传送停止并开始漂洗,漂洗时间到达后梯级模块开始往烘干槽进行传送;
A4:通过计数传感器统计达到设定的梯级烘干数量后传送停止并开始烘干,烘干时间到达后梯级模块开始往卸货区进行传送;拆卸掉梯级后,将其进行组装,同时上料区再重新放置待清洗的梯级,往复循环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洁禹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洁禹通(辽宁)净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洁禹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洁禹通(辽宁)净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9248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疫霉和细菌的共生体系及其分析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离心固壁连续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