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饱和蒸汽预处理的竹材微波软化展平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95084.7 | 申请日: | 2022-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34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延军;王秋怡;章卫钢;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7K9/00 | 分类号: | B27K9/00;B27K5/06;B27K5/00;B27J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祺和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1 | 代理人: | 周智远 |
地址: | 311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饱和 蒸汽 预处理 竹材 微波 软化 平生 方法 | ||
本发明主要涉及竹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饱和蒸汽预处理的竹材微波软化展平生产方法,包括:S01原竹截断:将原竹截断成竹筒;S02竹筒分选:将竹筒进行分选;S03竹筒剖分:将分选好的竹筒剖分或定宽为若干弧形竹片;S04饱和蒸汽预处理:将弧形竹片进行饱和蒸汽预处理;S05微波软化:将弧形竹片进行微波软化,S06竹材展平:将弧形竹片进行定型刨削以及逐级展平,得到竹展平板;以及S07后期处理:将竹展平板进行后期处理,得到竹展平板成品,本发明先用饱和蒸汽预处理竹材,再采用微波软化技术对竹材进行软化,使得竹材展平前的温度可控,提高了竹材展平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竹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饱和蒸汽预处理的竹材微波软化展平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竹材展平过程中,软化工序一般采用高温饱和蒸汽软化,该软化方法是将竹材放入高温饱和蒸汽软化罐内进行竹材软化,此过程需要提供较高的压力以维持软化罐内的温度(180-190℃),待软化完成开罐取出竹材至展平机展平,此软化方法一方面需要消耗大量饱和蒸汽,并且需要保持较高压力,但是目前的竹材加工企业由于很多工序需要同时蒸汽供热,存在着竹材软化时难以达到所需温度,即使达到也需要大量时间去提升气压,很难保持。
基于上述问题;有企业采用饱和蒸汽二次软化的方法,二次软化是通过两次饱和蒸汽软化,这样每一次的蒸汽软化所需的水蒸气气压较低,解决了高压的问题,但较一次软化饱和蒸汽的消耗量增加,工序增多,成本也大大增加;另一方面,饱和蒸汽软化完成时打开软化罐竹材温度迅速降低,然后竹材运送至展平机展平,此时温度又下降一部分,同时竹材展平是逐个进行,随着展平的进行,待展平的竹材温度也在逐渐降低,这无法让软化后竹材在展平时都保持展平所需温度,一旦温度控制不当极易导致竹材展平时开裂,同时也限制每次展平的竹材数量,特别在冬季车间气温较低时,竹材展平一次加工量降低50%,因此这种方法存在连续化、自动化程度较低,生产效率较低,产品质量难以控制等问题。
因此现在急需一种方法可以解决上述提到的软化所需蒸汽气压较高,成本高,且软化结束温度骤降易导致竹材开裂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提供了一种饱和蒸汽预处理的竹材微波软化展平生产方法,先用饱和蒸汽预处理竹材,使竹材软化,预处理过程可以批量进行处理,满足了工业化规模生产的需要,同时由于竹材饱和蒸汽预处理温度相比传统处理温度有所降低,可以满足竹材颜色浅,色差较小的要求,利于后续产品的开发;然后本发明再采用微波软化技术,在竹材展平前将其表面温度控制在90℃附近,避免传统方法下的温度骤降带来的竹材开裂等问题,提高了竹材展平的质量;同时本发明竹材微波软化展平可以连续化作业,利于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饱和蒸汽预处理的竹材微波软化展平生产方法,包括:S01原竹截断:将原竹截断成竹筒;S02竹筒分选:将所述竹筒按厚度进行分选;S03竹筒剖分:将分选好的所述竹筒剖分或定宽为若干弧形竹片;S04饱和蒸汽预处理:将所述弧形竹片进行饱和蒸汽预处理;S05微波软化:将所述弧形竹片进行微波软化;S06竹材展平:将所述弧形竹片进行定型、刨削以及逐级展平,得到竹展平板;以及S07后期处理:将所述竹展平板进行后期处理,得到竹展平板成品。
优选的,在所述S01原竹截断中,所述原竹选用4-6年生,竹材直径达到8cm以上的新鲜的毛竹;在剔除原竹缺陷后截断成0.5-3m长的竹筒。
优选的,在所述S02竹筒分选中,按照竹壁厚度进行分选的同一类所述竹筒的壁厚公差为0.5mm。
优选的,将分选好的所述竹筒按照竹材截断的次序和壁厚分别进行堆放。
优选的,在所述S03竹筒剖分中,利用剖分装置对所述竹筒进行纵向定宽或剖分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950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