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患者源性口腔黏液表皮样癌类器官的构建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01576.2 | 申请日: | 202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66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孟箭;陈霖;陈寅瑜;李欣然;周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N5/071 | 分类号: | C12N5/071;C12N5/09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郭丽娜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患者 口腔 黏液 表皮 样癌类 器官 构建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患者源性口腔黏液表皮样癌类器官的构建方法及应用,包括步骤:配置口腔黏液表皮样癌类器官培养基,其由Advance DMEM/F12及相关功能组分组成;获取肿瘤标本,清洗后将其放入预冷的取材液中浸泡;取标本切碎,低温离心,取组织碎片沉淀通过解离酶Ⅰ和解离酶Ⅱ进行解离消化,将消化后获得的单细胞悬液进行离心,取细胞沉淀;将细胞沉淀与基质胶重悬,种板固化后加入上述培养基进行培养,定期更换类器官培养基,每10‑14天进行传代培养。该培养基重复性好、可多次传代培养,能够解决口腔黏液表皮样癌原代细胞难以培养、传代的问题,实现培养出高度保留患者来源口腔黏液表皮样癌肿瘤异质性的立体类器官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患者源性口腔黏液表皮样癌类器官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口腔黏液表皮样癌(Oral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OMEC)是口腔唾液腺肿瘤中最常见的可行肿瘤,好发于腮腺,其次是腭部和下颌下腺,且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OMEC根据黏液细胞的比例、细胞的分化、有丝分裂像的多少,以及肿瘤的生长方式分为为低分化(高度恶性)和高分化(低度恶性)两型。高分化型MEC较多见,手术治疗预后较好。低分化型MEC病程短,生长快,具有浸润性,可伴疼痛,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可发生血行性转移,术后易复发,预后较差,对于晚期、出现复发或转移性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案有限且多以姑息治疗为主。
目前用于研究OMEC的临床前模型主要以细胞系平面培养以及体内动物模型为主。细胞系多是来自经过特殊筛选和培养后的单个细胞,仅能保留原始肿瘤的少数特殊性质或标记物等遗传学特征,不能完整表达肿瘤异质性,而肿瘤异质性目前被认为是癌症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体内动物模型则存在建模周期长,成本较高,建模成功率与肿瘤恶性程度关系密切,对于低恶性的肿瘤建模成功率较低等不足,对高通量药物筛选和大量的基因分析具有一定限制性,这均严重阻碍了对肿瘤发生发展的深入研究和创新型癌症治疗方法的研发。
患者源性肿瘤类器官(patient-derivedtumor organoid,PDTO)作为一种新兴的体外3D细胞培养技术可以解决肿瘤原代培养成功率较低的难题,同时高度保留了原发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和肿瘤异质性,并该模型在多种肿瘤的研究应用中已被证明其具有将基础实验结果向临床转化的潜力,而近年来共培养法、气液界面培养法、微流体装置和去细胞化等新技术方法与类器官培养相结合,使PDTO模型成为最可能实现重构肿瘤微环境的临床前模型。
但目前对于患者源性口腔黏液表皮样癌类器官的建立及使用方法仍未见相关报道,因此亟待提供一种既能提高培养成功率又能降低成本的口腔黏液表皮样癌类器官模型的构建方法,通过建立口腔黏液表皮样癌的类器官模型可以对OMEC的发生发展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在肿瘤分子标志物的筛选及各类药物的毒性检测、药效评价、新药筛选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药敏及放射学相关体外实验也可以为临床上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从而寻找治疗OMEC新思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患者源性口腔黏液表皮样癌类器官的构建方法及应用,该培养基成本低、可操作性强、重复性好,各种细胞因子及调控因子相互直接密切影响,协调配合,结合独特的消化酶和消化方法以及接种培养方法,加快类器官的扩增,缩短培养的时间,可长期冻存,经过多次传代培养的类器官仍可稳定表达,能够解决口腔黏液表皮样癌原代细胞难以培养、传代的问题,解决现有技术中口腔黏液表皮样癌类器官培养基及培养方法等问题,实现培养出能够高度保留患者来源口腔黏液表皮样癌肿瘤异质性的立体类器官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患者源性口腔黏液表皮样癌类器官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配置口腔黏液表皮样癌类器官培养基,其由Advance DMEM/F12及相关功能组分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市中心医院,未经徐州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015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