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翼无人机用电机驱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02046.X | 申请日: | 202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03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森;田卫华;王书礼;李玉峰;孙振东;鲍洁秋;闫鸿魁;包妍;冷月妍;陈楠;赵炳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4C27/14 | 分类号: | B64C27/14;B64D2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熊小青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用电 驱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旋翼无人机用电机驱动系统,包括电机与多个旋翼叶片,电机为单定子四转子的轴向磁通电机,定子位于中间,定子左侧设置有一个第一调制转子与一个第一永磁转子,第一调制转子位于第一永磁转子与所述定子之间,定子右侧设置有一个第二调制转子与一个第二永磁转子,第二调制转子位于第二永磁转子与所述定子之间,所述第一永磁转子通过第一转轴固定连接第一旋翼叶片,所述第一调磁转子通过第二转轴固定连接第二旋翼叶片,所述第二永磁转子通过第三转轴固定连接第三旋翼叶片,所述第二调磁转子通过第四转轴固定连接第四旋翼叶片,四个所述旋翼叶片产生的推力气流方向相同,四个旋翼叶片同时旋转能够产生更大的推力,电机的功率密度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翼无人机用电机驱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旋翼无人机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广泛用于测绘、航拍、无人机物流送货等新兴场合,尤其是无人机物流送货领域要求无人机具备尽可能高的负载能力以输送更重的货物,这就要求旋翼无人机的电机驱动系统能够产生更强的推力气流。
然而现有的旋翼无人机用电机驱动系统多采用单电机转子驱动的单旋翼叶片结构,因受到电机结构限制产生的推力气流上升空间有限,同时电机驱动系统的功率密度也较低,因此进一步提升旋翼无人机用电机驱动系统的推力气流以及提升电机驱动系统的功率密度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了一种既能有效提升旋翼无人机用电机驱动系统的推力气流,又能增加电机驱动系统的功率密度的旋翼无人机用电机驱动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翼无人机用电机驱动系统,包括电机与多个旋翼叶片,电机为单定子四转子的轴向磁通电机,定子位于中间,定子左侧设置有一个第一调制转子与一个第一永磁转子,第一调制转子位于第一永磁转子与所述定子之间,定子右侧设置有一个第二调制转子与一个第二永磁转子,第二调制转子位于第二永磁转子与所述定子之间,定子包括定子轭与定子齿,所述定子轭左侧设置了第一定子齿,右侧设置了第二定子齿,所述第一定子齿上固定有第一绕组与第二绕组,所述第二定子齿上固定有第三绕组与第四绕组,所述第一永磁转子通过第一转轴固定连接第一旋翼叶片,所述第一调制转子通过第二转轴固定连接第二旋翼叶片,所述第二永磁转子通过第三转轴固定连接第三旋翼叶片,所述第二调制转子通过第四转轴固定连接第四旋翼叶片,四个所述旋翼叶片产生的推力气流方向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第四转轴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旋翼叶片与所述第二旋翼叶片相互逆向旋转时产生的推力气流方向相同,所述第三旋翼叶片与所述第四旋翼叶片相互逆向旋转时产生的推力气流方向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子齿包括第一主体齿部与第一辅助齿部,第一绕组与第二绕组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主体齿部与第一辅助齿部,所述第二定子齿包括第二主体齿部与第二辅助齿部,第三绕组与第四绕组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主体齿部与第二辅助齿部上,所述第一定子齿与所述第二定子沿定子周向错开一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定子轭采用整块钢盘加工而成,所述第一定子齿与所述第二定子齿均采用SMC材料压制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绕组的极数与所述第二绕组的极数不同,所述第三绕组的极数与所述第四绕组的极数不同,所述第一绕组与所述第三绕组为集中绕组,所述第二绕组与所述第四绕组为集中绕组或分布绕组。
进一步的,所述永磁转子采用磁钢沿切向磁化的永磁转子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程学院,未经沈阳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020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