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料材取样、锯切工艺及其取样、锯切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07229.0 | 申请日: | 202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02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华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同维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51/04 | 分类号: | B23D51/04;B23D59/00;B23D59/02;B23Q11/10 |
代理公司: | 无锡松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6 | 代理人: | 张婷婷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样 工艺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料材取样、锯切工艺及其取样、锯切系统,首先通过提放小车实现料材上料,再通过立锯装置依次进行料头锯切、样片取样以及料尾锯切,随后进行料头料尾及样片的卸料;最后进行成品料段下料。本发明通过设置提放小车,实现在上下料过程中安全稳点的提放料;通过设置四组夹持组件,分工协同作用,起到定尺限位以及夹紧固定的效果,保证料头料尾切除断面的质量,进而保证成品料段的质量;通过设置取样组件用于在锯切样片前起到定长限位的作用,在锯切样片过程中起到支撑扶持作用,在锯切样片后起到对样片的转运作用,保证的样片的切割断面质量,同时也保证了后续样片转运的安全稳定,保证样片成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料材锯切及样片取样工艺领域,特别是一种料材取样、锯切工艺及其取样、锯切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料材锯切车间生产中,为保证每个单一产品的质量,需要通过对料材进行样片取样,用于对单一料材进行质量检测,而对样片取样这一工序,现有锯切设备难以实现在锯切过程中对样片进行取样,为保证锯切产线的流畅性,通常在锯切完成后再通过单一产线进行样片取样,这样会构成成倍的设备成本,且所取样片的厚度一般要求较薄,现有的锯切设备难以实现在样片锯切过程中对样品的固定,影响锯切断面质量,提供一种料材取样、锯切工艺及其取样、锯切系统,实现料材的料头料尾锯切的过程中,对料材进行样片取样,保证成品料段以及样片质量。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料材取样、锯切工艺及其取样、锯切系统,实现料材的料头料尾锯切的过程中,对料材进行样片取样,保证成品料段以及样片质量。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料材取样、锯切工艺及其取样、锯切系统,通过取样、锯切系统实现流水线锯切生产的同时对每块料材进行样片自动取样,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Ⅰ,料材上料:通过提放小车垂直托起上料台上的料材,再通过提放小车携带所述料材移动至与产线前侧端部重合,最后通过提放小车垂直下放所述料材到所述产线上;
步骤Ⅱ,料头锯切:先通过产线运送所述料材至锯切工位,再通过第三夹持组件对料头端面进行贴合限位,然后通过第一夹持组件以及第二夹持组件夹持固定所述料材,接着通过立锯装置锯切所述料材的料头,最后通过所述产线运送所述料头至卸料工位;
步骤Ⅲ,样片取样:完成料头切除后,松开第一夹持组件以及第二夹持组件,先移动取样组件至切面的前方,再通过所述产线运送切除料头的所述料材向所述取样组件靠近,使得切除料头的所述料材的切面吸附贴合于所述取样组件上,然后通过第一夹持组件以及第二夹持组件夹持固定切除料头的所述料材,接着通过立锯装置锯切获得样片,所述样片吸附固定于所述取样组件上,最后通过所述取样组件运送所述样片至卸料工位;
步骤Ⅳ,料尾锯切:完成样片取样后,松开第一夹持组件以及第二夹持组件,先通过产线运送取样后的所述料材至锯切工位,再通过第四夹持组件对切面进行贴合限位,然后通过第二夹持组件以及第三夹持组件夹持固定取样后的所述料材,接着通过立锯装置锯切获得成品料段以及料尾,最后通过所述产线运送所述料尾至卸料工位;
步骤Ⅴ,料头料尾及样片的卸料:运送至卸料工位的所述料头料尾以及样片先通过第一推料装置推离所述产线,再由卸料支线转运,最后通过卸料支线尾端的第二推料装置推送至存放工位;
步骤Ⅵ,成品料段下料:先通过所述产线运送所述成品料段至所述产线后侧端部,再通过提放小车垂直托起所述产线上的成品料段,再通过提放小车携带所述成品料段移动至与下料台重合,最后通过提放小车垂直下放所述成品料段到所述下料台上;
步骤Ⅶ,除尘及废屑收集处理:通过布袋除尘装置收集锯切产生的扬尘以及废屑,收集后的扬尘以及废屑通过压块装置压块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同维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同维机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072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窄透镜远近光模组
- 下一篇:一种配电网安全风险评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