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双腔半导体设备的排气管路以及双腔半导体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10438.0 | 申请日: | 202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37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白海健;刘振;吴凤丽;野沢俊久;金基烈;刘润哲;董文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拓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6/44 | 分类号: | C23C16/44;C23C16/52;H01L21/6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林岭 |
地址: | 11017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半导体设备 排气 管路 以及 | ||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双腔半导体设备的排气管路以及双腔半导体设备。排气管路包括真空泵排气管路,具有前级抽气管路、真空泵以及后级抽气管路。前级抽气管路连接双腔室和真空泵的进口,后级抽气管路连接真空泵的出口和废气处理装置。前级抽气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将前级抽气管路分为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位于第一阀门与双腔室之间,第二段位于第一阀门与真空泵之间。第一分子泵排气管路包括第一分子泵进气管道、第一分子泵以及第一分子泵排气管道。第一分子泵进气管道连接前级抽气管路的第一段与第一分子泵的进口。第一分子泵进气管道与该第一段的交汇点靠近第一阀门。第一分子泵排气管道连接第一分子泵的出口与前级抽气管路的第二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有分子泵的双腔半导体设备,尤其涉及排气管路设计。
背景技术
在化学气相沉积的过程中,引入真空条件会带来许多好处,比如真空下的气体可以被更精确地控制、反应氛围更为洁净等。
某些特殊的工艺需要更低的压力,比如金属栅工艺中的部分薄膜需要较高的真空度以防止薄膜被氧化。此时压力需要达到10-5Torr甚至更低,因此需要干式真空泵与涡轮分子泵组成多级抽气管路已达到目标工作压力。
此外,现在的装有分子泵的半导体设备均为单腔,生产效率较低,使用双腔结构可以提高洁净间空间的利用率,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但,若仍然使用现有的排气管路对双腔结构进行抽真空,那么会存在整个设备空间不够用的问题,且容易形成返流问题。
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用于双腔半导体设备的排气管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双腔半导体设备的排气管路,该排气管路包括:
真空泵排气管路,具有前级抽气管路、真空泵以及后级抽气管路;其中,该前级抽气管路连接该双腔半导体设备的双腔室和真空泵的进口,该后级抽气管路连接该真空泵的出口和废气处理装置;该前级抽气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该第一阀门将该前级抽气管路分为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位于该第一阀门与该双腔室之间,第二段位于该第一阀门与该真空泵之间;以及
第一分子泵排气管路,包括第一分子泵进气管道、第一分子泵以及第一分子泵排气管道;其中,该第一分子泵进气管道连接该前级抽气管路的第一段与第一分子泵的进口,该第一分子泵进气管道上具有第二阀门,该第一分子泵进气管道与该第一段的交汇点靠近该第一阀门;该第一分子泵排气管道连接该第一分子泵的出口与该前级抽气管路的第二段,该第一分子泵排气管道上具有第三阀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分子泵排气管路还包括:第二分子泵进气管道,连接该双腔室中的第一腔室和该第一分子泵的进口,该第二分子泵进气管道上具有第四阀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分子泵排气管路还包括:第五分子泵进气管道,连接该双腔室中的第二腔室和该第一分子泵的进口,该第五分子泵进气管道上具有第五阀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排气管路还包括:第二分子泵排气管路,包括第三分子泵进气管道、第四分子泵进气管道、第二分子泵以及第二分子泵排气管道。其中:该第三分子泵进气管道连接该双腔室中的第二腔室和该第二分子泵的进口,该第三分子泵进气管道上具有第六阀门;该第四分子泵进气管道连接该前级抽气管路的第一段与该第二分子泵的进口,该第四分子泵进气管道上具有第七阀门;该第四分子泵进气管道与该第一段的交汇点靠近该第一阀门;该第二分子泵排气管道连接该第二分子泵的出口与该前级抽气管路的第二段,该第二分子泵排气管道上具有第八阀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气管路还包括:第一真空规和第二真空规。
第一真空规,连接至该前级抽气管路的第一段;该第一真空规带有继电器;其中,该第一真空规用于检测第一分子泵进气管道、第二分子泵进气管道、第三分子泵进气管道以及第四分子泵进气管道的压力,并控制第一分子泵进气管道、第二分子泵进气管道、第三分子泵进气管道以及第四分子泵进气管道上的所有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拓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拓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104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