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偏置碰撞的副车架及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29712.9 | 申请日: | 2022-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35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闵斌云;吴炜;陈祥丰;丁亚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B62D2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余浩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置 碰撞 车架 汽车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抗偏置碰撞的副车架及汽车,两个副车架纵梁间隔地布置,两个副车架横梁间隔地布置,且所述副车架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副车架纵梁上;所述副车架纵梁上设有三角臂前安装结构,所述三角臂前安装结构上设有轴线水平布置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上设有碰撞诱导槽。本申请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副车架的整体强度、刚度和溃缩变形的需求,在车辆发生正面偏置碰撞时,充分发挥副车架的碰撞特性,最大限度减少乘客舱变形和侵入量,保护乘员不受伤害,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偏置碰撞的副车架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的碰撞测试试验和车辆交通事故中,正面偏置碰是对车辆结构要求最高的一种情况,要求在正面偏置碰发生时,车辆前部结构能充分的吸收碰撞能量,同时尽量减少乘客舱的变形和侵入量,以减少对车内乘客的伤害。
副车架是汽车碰撞及能量吸收的主要部件,它的碰撞特性决定着整车的碰撞特性。当汽车碰撞发生时,要求汽车前端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不能一碰即溃,同时要求副车架总体强度和刚度不能太高,需要有充足的溃缩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以保护乘员的安全。
如何优化副车架结构,以平衡副车架的整体强度、刚度和溃缩变形,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抗偏置碰撞的副车架及汽车,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副车架的整体强度、刚度和溃缩变形的需求,在车辆发生正面偏置碰撞时,充分发挥副车架的碰撞特性,最大限度减少乘客舱变形和侵入量,保护乘员不受伤害,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能。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抗偏置碰撞的副车架,其包括:
两个副车架纵梁,其间隔地布置;
两个副车架横梁,其间隔地布置,且所述副车架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副车架纵梁上;
以及,所述副车架纵梁上设有三角臂前安装结构,所述三角臂前安装结构上设有轴线水平布置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上设有碰撞诱导槽。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碰撞诱导槽由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外壁朝内壁凹陷而成;
或者,所述碰撞诱导槽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连通。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碰撞诱导槽的开口角度A为60°~150°。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碰撞诱导槽的厚度B为0~1.5R,厚度B为所述碰撞诱导槽的槽底到第一安装孔内壁的距离,R为将三角臂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上的连接件的半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副车架纵梁上设有中部车身安装点,所述三角臂前安装结构靠近所述中部车身安装点。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副车架纵梁上还设有三角臂后安装结构,所述三角臂后安装结构与所述三角臂前安装结构间隔布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三角臂后安装结构上设有轴线竖直布置的第二安装孔。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副车架纵梁的前部设有偏置碰撞加强板。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副车架纵梁上还设有前车身安装点和后车身安装点;
和/或,所述副车架纵梁通过上片和下片扣合而成。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其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抗偏置碰撞的副车架。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297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