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FNR突变体及其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38027.2 | 申请日: | 2022-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85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郭雨奇;杨国雪;向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度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4/245 | 分类号: | C07K14/245;C12N15/31;C12N15/70;C12N1/21;C12N15/67;C07K14/54;C12R1/19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黄益澍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fnr 突变体 及其 基因 表达 调控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NR突变体及其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应用。所述突变体为在所述FNR的氨基酸序列上具有R169G和/或G216D突变,所述FNR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1所示,或与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99%同一性。本发明的FNR突变体FNR(R169G)和FNR(G216D)可以实现对PfnrS启动子更为严格的调控,解决了该启动子有氧条件下的泄露表达造成的问题,提高了菌株生长和表达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FNR突变体、含其的核酸构建体、含其的基因修饰的细胞及其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应用,以及一种提高FNR依赖型启动子调控严谨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大肠杆菌中,FNR蛋白(富马酸酯和硝酸盐还原调节子/剂)是控制从有氧至无氧代谢开关的主要转录活化物。在无氧状态下,FNR二聚化为活性DNA结合蛋白,其活化数百个负责适应厌氧生长的基因。在有氧状态下,FNR被氧气阻止二聚化并且是失活的。
在无氧和/或低氧条件下,FNR形成二聚体并且与I类或II类FNR依赖型启动子(Class I or Class II FNR-dependent promoter)中的特定序列结合,从而活化基因的表达。其中II类FNR依赖型启动子中与FNR结合的一致性位点(concensus site)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41bp附近,而I类FNR依赖型启动子的结合位点则位于更上游的位置;然而,在有氧条件下,氧与FNR二聚体中的铁硫簇(Iron-sulfur cluster)反应,并且将其转化为非活性形式。以这种方式,FNR依赖型启动子适于调节蛋白或RNA的表达。
Spiro S等人(Spiro S,Guest J R.FNR and its role in oxygen-regulatedgene expression in Escherichia coli[J].FEMS microbiology reviews,1990,6(4):399-428.)的研究表明即使在有氧情况下细胞中也存在活性FNR的基础水平,当FNR合成被放大时,活性FNR会增加。因此FNR调控基因表达时,在有氧环境中,存在目的基因泄露表达的情况,也即是存在FNR调控不严谨的情况。
为了使FNR作为转录调节物,更为精准的调控后续基因的表达,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经尝试多种改造方法。Tim Overton等人(Transcription Activation at Escherichiacoli FNR-Dependent Promoters by the Gonococcal FNR Protein:Effects of a NovelS18F Substitution and Comparisons with the Corresponding Substitution inE.coli FNR,JOURNAL OF BACTERIOLOGY,Aug.2003,p.4734–4747)发现淋病奈瑟氏菌FNR中S18F的突变能够增强铁硫簇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活性。
CN102724988B通过突变组成型活性FNR,即使在不限制氧水平时也能导致FNR-激活基因如fhbp的过度表达,从而促进脑膜炎球菌fhbp基因的过度表达。
以上对FNR的改进侧重于在有氧环境下,维持或激活FNR的活性,以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但是提高FNR对氧气到敏感性,降低有氧环境下FNR的活性,从而降低其泄露表达,以提高FNR依赖型启动子的调控严谨性的需求,一直未被满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度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和度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380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