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构简单的微小型涡轮发动机滑油全回收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46817.5 | 申请日: | 202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22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卢坤林;张逊;钱松林;李照远;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C7/06 | 分类号: | F02C7/06;F02C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封睿 |
地址: | 2100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简单 微小 涡轮 发动机 滑油全 回收 | ||
1.一种结构简单的微小型涡轮发动机滑油全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轴承腔前端或后端设置增压器,油料(3)经油料总入口(4)进入发动机后分为两路,第一路经主燃油油道(5)抵达增压器(8),与第一引气道(6)引入的第一路高压气(15)一起,经过增压器(8)增压后,通过燃烧室油道(7),进入燃烧室(13)进行燃烧;第二路经轴承腔油道(2)到达轴承腔(10),在第二引气道(11)引入的第二路高空气(1)的带动下,对轴承(9)进行充分润滑和冷却后,到达增压器(8),经过增压器(8)增压后,通过燃烧室油道(7),进入燃烧室(13)进行燃烧。从而实现滑油的充分回收。
2.一种结构简单的微小型涡轮发动机滑油全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轴承腔中间设置增压器,油料(3)经油料总入口(4)进入发动机后分为两路,第一路经主燃油油道(5)抵达增压器(8),与经过增压器增压(8)后,通过燃烧室油道(7),进入燃烧室(13)进行燃烧,第二路经滑油腔油道(2)到达轴承腔(10),在第一引气道(6)引入的第一路高压气(15)、第二引气道(11)引入的第二路高压气(1)的带动下,对轴承(9)进行充分润滑和冷却后,到达增压器(8),经过增压器(8)增压后,通过燃烧室油道(7),进入燃烧室(13)进行燃烧。从而实现滑油的充分回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小型涡轮发动机滑油全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增压器采用离心增压的方式对油气混合物进行增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小型涡轮发动机滑油全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路高压气(15)与第二路高压气(1)的压力为发动机内部压力最高值,以保证混合油气经增压器8少量增压后便可达到往燃烧室(13)输送油料(3)的压力梯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小型涡轮发动机滑油全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引气道(6)以及第二引气道(11)分别设置转静封严结构,用于防止高压空气泄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小型涡轮发动机滑油全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主燃油油道(5)的出口为多出口结构,油料通过主燃油油道出口均匀喷向增压器(8),以保证燃烧的均匀性。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小型涡轮发动机滑油全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燃烧室油道(7)上设置引流槽道(701),引流槽道701的旋向与增压器出口油气旋向保持一致,以减小油气损失。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小型涡轮发动机滑油全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滑油分配流道,在油料(3)进入增压器前对其进行均匀分配,滑油分配流道采用独立管道或者依附于零件的槽道、腔道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4681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