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富马酸二甲酯作为RIPK1抑制剂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59721.2 | 申请日: | 202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87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东云;何贤辉;石富丽;查庆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225 | 分类号: | A61K31/225;A61P29/00;A61P1/00;A61P17/06;A61P19/02;A61P37/02;A61P25/00;A61P21/00;A61P25/28;A61P25/16;A61P9/10;A61P17/02;A61P17/10;A61P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保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4 | 代理人: | 黄骏 |
地址: | 5106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富马酸 二甲 作为 ripk1 抑制剂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富马酸二甲酯作为RIPK1抑制剂的应用。富马酸二甲酯具有以下功效:能够抑制细胞坏死;能够有效抑制RIPK1的活性;能够阻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和Toll样受体介导信号;能够在体内通过抑制RIPK1活性和坏死实现对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的治疗。富马酸二甲酯作为RIPK1抑制剂可制备治疗炎症性肠病、银屑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和额颞叶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溶酶体储存障碍、败血症、急性缺血损害脓毒症、脑急性或缺血性损伤、疮痈溃疡、热射病、烧伤、急性肺炎、急性肾损伤、烧伤感染等的药物,为这类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富马酸二甲酯作为RIPK1抑制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受体相互作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RIPK1)是决策细胞存活和死亡:RIPK1的蛋白酶活性异常导致的RIPK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及其底物,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的异常磷酸化,MLKL蛋白寡聚化转移到细胞膜是执行坏死的关键)的主要调节因子,从而响应人类疾病中广泛的炎症和促死刺激。
RIPK1激酶活化已在自身免疫性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死后人类病理样本中得到证实,并且抑制RIPK1激酶活性已在人类疾病的多种动物模型中显示出疗效。由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介导的RIPK1激活是最全面的表征范式,因此RIPK1抑制剂最初被认为主要为肿瘤坏死因子(TNF)驱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抗肿瘤坏死因子(TNF)抗体治疗的小分子替代方案。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RIPK1抑制剂能提供抗肿瘤坏死因子疗法所不能提供的关键治疗选择:1)RIPK1抑制剂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是安全的,2)RIPK1的作用不局限于肿瘤坏死因子(TNF);3)RIPK1由不同的信号分子调控,这些分子与人类自身免疫和自身炎症性疾病的基因有关。且RIPK1广泛表达于各种细胞类型,在脂肪、内皮、血管周围细胞簇中表达最为丰富,在免疫细胞簇(树突细胞、巨噬细胞和T细胞)也有所表达。因此如果机体的RIPK1信号异常失调则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另外,RIPK1也是内毒素激活Toll样受体(TLR)介导信号的关键支架分子;抑制RIPK1的泛素化可以抑制内毒素介导的细胞坏死和炎症损伤。因此RIPK1抑制剂可望用于治疗内毒素引起的相关疾病,如脓毒血症、痤疮、烧伤感染、急性肺炎、急性肾损伤等。
富马酸二甲酯(Dimethyl fumarate DMF)作为一种消炎药,已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和欧洲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成人患者复发缓解多发性硬化症(Relapsing-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RRMS)以及银屑病。但目前未见DMF用于抑制RIPK1活性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富马酸二甲酯作为RIPK1抑制剂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富马酸二甲酯作为RIPK1抑制剂的应用。
优选的,上述应用中,所述富马酸二甲酯能够浓度依赖性抑制细胞的程序性坏死。
优选的,上述应用中,所述富马酸二甲酯能够有效抑制RIPK1的激酶活性。
优选的,上述应用中,所述富马酸二甲酯能够阻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和Toll样受体(TLR)介导信号。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上述富马酸二甲酯作为RIPK1抑制剂在治疗RIPK1异常失调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597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