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管和形成导管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71883.8 | 申请日: | 2022-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59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J·塞普尔韦达;G·H·豪厄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德阿克塞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A61M2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联德律师事务所 11361 | 代理人: | 黄大正;张来光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 形成 方法 | ||
1.一种形成导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挤出导管主体的具有第一导管内腔和第二导管内腔的近侧区段;
将远侧尖端结构联接至所述近侧区段,包括:
将螺旋插塞以卷绕构造放置在所述第一导管内腔内;
将插塞放置在所述第二导管内腔内,所述插塞的远侧尖端与所述第二导管内腔的远端对齐;
将所述远侧尖端结构的内腔与所述第一导管内腔对齐;和
将所述远侧尖端结构的近端与所述近侧区段的远端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所述螺旋插塞,包括:
提供外径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导管内腔的内径的管;
纵向切割所述管;和
将所述管卷成螺旋构造,所述螺旋构造的外径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一导管内腔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插塞以干涉配合接合所述第一导管内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远侧尖端结构的近端与所述近侧区段的远端联接包括:将所述远侧尖端结构与所述近侧区段粘附、结合或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远侧尖端结构的近端与所述近侧区段的远端联接包括:将所述螺旋插塞粘附、结合或焊接至所述第一导管内腔的内表面以及所述远侧尖端结构和所述近侧区段中的一者或二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挖除所述第一导管内腔的邻近所述螺旋插塞的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侧尖端结构由第一材料形成,所述近侧区段由第二材料形成,并且所述螺旋插塞由第三材料形成,所述第二材料不同于所述第一材料和所述第三材料中的一者或二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材料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一材料更柔顺或硬度更软的力学性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侧尖端结构包括第一区段和过渡区段中的一者或二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段限定单个内腔并且限定外径小于所述近侧区段的外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区段限定从所述第一区段的外径延伸至所述近侧区段的外径的锥形外部轮廓。
12.一种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近侧区段,其具有第一导管内腔和第二导管内腔;
远侧尖端结构,所述远侧尖端结构的近端联接至所述近侧区段的远端,并且所述远侧尖端结构的内腔与所述第一导管内腔对齐,其中:
螺旋插塞以卷绕构造放置在所述第一导管内腔内;并且
插塞放置在所述第二导管内腔内,所述插塞的远侧尖端与所述第二导管内腔的远端对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插塞是卷绕的、纵向切割的管并且外径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一导管内腔的内径,所述管的外径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导管内腔的内径。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插塞以干涉配合接合所述第一导管内腔。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远侧尖端结构的近端与所述近侧区段的远端通过粘附、结合或焊接联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插塞粘附、结合或焊接至所述第一导管内腔的内表面以及所述远侧尖端结构和所述近侧区段中的一者或二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德阿克塞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巴德阿克塞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7188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