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客户触达识别的AI外呼方法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74708.4 | 申请日: | 2022-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66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梁家乐;李业菁;刘进刚;叶雅云;梁贵豪;郑菲;周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银雁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3/493 | 分类号: | H04M3/493;G06Q40/02;G06Q40/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于波 |
地址: | 518017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户 识别 ai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客户触达识别的AI外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银行提供的电子对账任务数据导入系统,形成任务工单后将任务分配给AI外呼进行催对;
所述系统判断所述任务中是否有相同联系方式的客户,并对号码进行过滤;
开始进行第一轮AI催对,并在外呼结束后总结所述任务触达客户的情况;
根据所述任务触达客户的情况进行下一轮AI催对,直至催对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户触达识别的AI外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I催对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号码过滤结束后所述系统进行第一次AI外呼;
将每一次AI外呼的结果实时返回到所述系统中;
继续推送下一个号码,直至所述任务下的所有联系号码均被呼叫;
第一轮AI外呼结束,总结所述任务触达客户的情况;
根据所述任务触达客户的情况进行下一轮AI催对,直至催对结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户触达识别的AI外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号码进行过滤,包括:
若所述任务中企业名称和联系号码均相同,则过滤相同任务,只保留一条数据;
若所述任务中企业名称相同,部分联系号码相同,则将相同企业下的所有联系号码整合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户触达识别的AI外呼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行下一轮AI催对前,需先判断下轮任务是否到达间隔时间,具体判断步骤包括:
依项目情况提前配置各轮任务的间隔时间t1;
记录每一轮AI催对完成的时间t2;
若任务间隔时间T大于或等于t1+t2,则任务间隔时间已满,可进行下一轮AI催对;
若任务间隔时间T小于t1+t2,则任务间隔时间未满,仍需等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客户触达识别的AI外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I外呼的结果,包括被呼号码的状态以及客户接电话后是否配合对账的意向。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客户触达识别的AI外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结所述任务触达客户的情况,包括:
若所述号码顺利呼通,且与正确财务对账人成功连接,则视为已触达并记录客户对账情况;
若所述号码顺利呼通,但未与正确财务对账人成功连接,则视为未触达且未完成对账;
若所述号码接通后被挂断,则视为已触达但未完成对账;
若所述号码无法接通,则视为未触达且未完成对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户触达识别的AI外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下一轮AI催对时,优先使用在上一轮AI呼叫中已触达但未完成对账的客户号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户触达识别的AI外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任务分配给AI外呼,分配依据为合同约定以及客户银行账户类型。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客户触达识别的AI外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接电话后是否配合对账的意向是通过自定义会话分析,在AI问答过程中智能抓取客户关键信息来得到的。
10.一种客户触达识别的AI外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AI呼叫模块,用于对所有的AI任务依次进行AI外呼;
号码筛选模块,用于判断任务中是否有相同联系方式的客户,并对号码进行过滤;
任务总结模块,用于在AI外呼结束后总结所述任务触达客户的情况;
时间监控模块,用于监控各任务的间隔时间,精准触发每一轮AI催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银雁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银雁金融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7470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