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在倾斜船台测量船体长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77993.5 | 申请日: | 2022-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28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翟天付;张相军;郭亚朋;祁坤胜;陈鹏良;马成龙;龚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2 | 分类号: | G01B21/02;B63B73/6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012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倾斜 船台 测量 船体 长度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在倾斜船台测量船体长度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船台上划制船台直剖线,并在船台直剖线上架设艉靶、艏靶和中间靶并在船体艏部和艉靶设置反射片,利用全站仪测量艉部船长和艏部船长从而获取船体长度。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在船台上划制船台直剖线并在船台直剖线上架设艉靶、艏靶和中间靶进行测量船体长度,避免了船舶建造周期和季节性温度对船体长度测量的误差影响,提高了船体长度测量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在倾斜船台测量船体长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造船模式的推进,造船效率不断提高,船舶建造日趋大型化。作为船舶建造中分段搭载定位及测量依据的船台格子线,在船台长度方向受温差影响也在加大。
传统的倾斜船台船体长度的测量方法是在船舶分段吊装上船台搭载前,在船台上先划出船舶建造时用的格子线,格子线标注的船体艏艉端点位置线,作为船长测量的基准线;在船体建造结束后,使用全站仪分别测量出船体艏艉端点相对船台格子线所标划的船台艏艉端点的相对位置差,进行计算得出船体长度;在实际操作中,船台作为一个大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受热胀冷缩的影响,尤其是沿船台长度方向,船台格子线划线与船体长度测量一般存在数月的时间差;船台格子线艏艉端点,受船体分段船台搭载建造周期及季节性温度变化的影响,其格子线艏艉端点之间的长度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造成船长测量的误差变大,船长测量精度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在倾斜船台测量船体长度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在船台上划制船台直剖线并在船台直剖线上架设艉靶、艏靶和中间靶进行测量船体长度,避免了船舶建造周期和季节性温度对船体长度测量的误差影响,提高了船体长度测量的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专利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在倾斜船台测量船体长度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使用全站仪在倾斜船台上划制船台中心线,所述船台中心线与船体中纵剖面重合;
第二步,船台中心线划制完成后,使用全站仪在倾斜船台上划制船台直剖线;
第三步,船台直剖线划制完成后,在船台直剖线上分别架设艉靶和艏靶,并使用全站仪调整所述艉靶的靶心和艏靶的靶心,使所述艉靶的靶心和艏靶的靶心所在靶心线的倾角与船台倾角相同;
第四步,艏靶和艉靶架设完成后,在艏靶和艉靶之间的船台直剖线上架设中间靶,通过全站仪调整中间靶靶心使中间靶靶心与所述艉靶的靶心和艏靶的靶心在同一直线上;
第五步,艉靶、艏靶和中间靶架设完成后,在船体艉部设置船艉反射片,在船体艏部设置船艏反射片,根据艉靶、中间靶和船艉反射片位置使用全站仪测量出艉部船长,根据艏靶、中间靶和船艏反射片位置使用全站仪测量出艏部船长;
第六步,将测量完成的艏部船长和艉部船长相加得出船体长度,完成船体长度的测量。
上述第一步中的船体中纵剖面为沿船体船长方向的船体中部剖面。
上述第二步中的所述船台直剖线与所述船台中心线平行,所述船台直剖线与所述船台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大于船体半宽。
上述第三步中艉靶和艏靶架设的具体步骤为:在船体艉部所在的船体直剖线上架设艉靶,在船体艉部所在的船体直剖线外侧架设第一全站仪,以船体直剖线为参考线,使用第一全站仪测量调整艉靶的的靶心,使艉靶的靶心与所述船体直剖线所在的铅垂面重合,完成艉靶的架设;在船体艏部所在的船体直剖线上架设艏靶,在船体艏部所在的船体直剖线外侧架设第二全站仪,以船体直剖线为参考线,使用第二全站仪测量调整艏靶的靶心,使艏靶的靶心与所述船体直剖线所在的铅垂面重合,完成艏靶的架设;同时使用第一全站仪测量调整艉靶靶心,使艉靶的靶心和艏靶的靶心所在的靶心线的倾角与船台倾角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779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