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35015.1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23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海因茨·莱贝尔;安东·万赞滕;托马斯·莱贝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皮加特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8/40 | 分类号: | B60T8/4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瑞士苏黎世***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个制动系统,包括:一操纵装置,尤其是一制动踏板;第一活塞‑气缸单元(THZ),其具有两个活塞(12、16),这二个活塞通过阀门装置(FV)让压力介质进入制动回路(BK1、BK2),其中一个活塞(16)能借助于操纵装置(1)被操纵;第二活塞‑气缸单元(DV),具有一发动机驱动器(8),一变速箱(7),至少一个活塞(10)以通过阀门装置(PD1)让压力介质进入至少一个制动回路(BK1)中;一发动机泵单元(ESP),带有阀门装置(HSV、USV、EV、AV),为制动回路提供压力介质;此外还包括一带压力腔或工作腔的液压行程模拟器,其与第一活塞‑气缸单元(THZ)连接。本发明还包括其他六个独立权利要求或发明方案。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是于2018年6月20日递交的发明名称为“制动系统”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880040827.1的分案申请,其全部内容在此通过援引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AD),对制动系统的要求也变得很高。一方面,需要该系统有高的故障安全性,另一方面,要具有冗余功能,例如:制动压力产生、电压供应、计算机功能(ECU)。受到青睐的是单箱或者双箱系统。后者由一个电力制动力放大器(BKV)、一个所谓的智能刹车系统(以下简称E-Booster)和一个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组成,通过它,在E-Booster和带发动机以及电子控制单元的回流泵上,通过发动机和电子控制单元以及发动机控制设备产生制动压力。
现有的解决方法,具有较大的构造长度和重量。
WO2011/098178(下文中的变形A,尤其是作为跟随放大器或E-Booster)描述了利用发动机的同轴驱动的解决方案,其中,发动机通过变速箱和活塞作用在主缸活塞上。作为所谓的跟随放大器,所述制动力放大器控制通过电子元件和反作用盘来实现,踏板行程是制动压力和制动系统吸入体积的函数,在制动衰减或制动回路故障的情况下,需要长的踏板行程。WO2009/065709(下文中的变形B,尤其是作为跟随放大器或E-Booster)展示了一个同样作为跟随制动力放大器的E-Booster。此处,所述制动力放大器控制通过踏板行程和压力来实现。一个单独的,带发动机和柱塞的压力供给通过放大器活塞作用在主缸活塞上。
WO2012/19802(下文中的变型C)展示了和WO2011/098178类似的带有同轴驱动器的布置,其中,发动机通过一个变速箱和活塞作用在主缸活塞上。此处还采用了一个附加的活塞气缸单元,该活塞气缸单元作用在一个行程模拟活塞(WS)上。因此,踏板行程不受制动衰减或者制动回路故障的影响。然而,这种布置对成本和对构造长度有很高的要求。
DE 10 2009 033499(下文中的变型D)展示了一个带有附加ESP单元的制动力放大器(BKV)和处于外部的压力供给,该附加的ESP单元带有一个放大器活塞的液压操纵。这个具有四个特别是五个活塞和六个电磁阀(MV)的装置成本高,对构造长度也不利。所述非液压作用的行程模拟器(WS)位于预先组装到主缸的活塞气缸单元内,既不能被减震也不能通过电磁阀(MV)进行切换。
以上所述的解决方案都具有冗余制动力放大器(BKV)的功能,在制动力放大器发动机出现故障时,带泵的ESP单元具有类似于自动驾驶中的带有真空制动力放大器的辅助功能,确保制动功能。
如WO2010/088920的申请者所述,在ESP发动机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防锁死刹车系统(以下称为ABS)有通过制动力放大器发动机进行压力调节的可能性。然而,这仅允许对四个车轮进行共同的压力控制,这种方法无法提供最佳的制动距离。
由于先进的踏板行程特性,所有目前为止已知的单箱系统都具有一个所谓的行程模拟器(尤其是用于线控制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皮加特股份公司,未经爱皮加特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350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生蜻蜓机器人
- 下一篇:基于双边滤波器和孪生神经网络的对抗样本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