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协同致密化碳化钛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1435290.3 申请日: 2022-11-16
公开(公告)号: CN115818644A 公开(公告)日: 2023-03-21
发明(设计)人: 程群峰;万思杰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主分类号: C01B32/921 分类号: C01B32/921;B82Y40/00
代理公司: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代理人: 李晓莉;顾炜
地址: 100191***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协同 致密 碳化 复合 薄膜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协同致密化碳化钛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首先将大尺寸碳化钛(Ti3C2Tx)和小尺寸Ti3C2Tx纳米片水溶液共混,然后将该混合水溶液通过刮涂法,组装成小片插层诱导致密化碳化钛(IDM)薄膜,最后将该IDM薄膜依次浸泡在氯化钙和四硼酸钠水溶液中,再经过真空煅烧制得协同致密化碳化钛(SDM)复合薄膜。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小尺寸Ti3C2Tx纳米片预先填充大尺寸Ti3C2Tx纳米片层间较大的孔隙,而后通过钙离子和硼酸根离子交联作用,进一步消除大尺寸Ti3C2Tx纳米片层间剩余的较小孔隙,实现Ti3C2Tx薄膜的协同致密化,从而提升Ti3C2Tx薄膜的拉伸强度、杨氏模量、韧性和导电性能。所述SDM复合薄膜的密实度为91.3%~95.9%,最大拉伸强度为739MPa,相应的杨氏模量为72.4GPa,韧性为8.76MJ/m3,电导率为10336S/cm。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协同致密化碳化钛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复合材料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碳化钛(Ti3C2Tx)纳米片具有优异的力学(Sci.Adv.2018,4,eaat0491.)和电学(Appl.Phys.Lett.2016,108,033102.)性能,在柔性电子器件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Nat.Rev.Mater.2017,2,16098.),因此,需要将Ti3C2Tx纳米片组装成宏观高性能Ti3C2Tx纳米复合材料。

通常,大尺寸Ti3C2Tx纳米片有助于提升宏观Ti3C2Tx薄膜的力学和电学性能。例如,Razal等人(Adv.Mater.2020,32,2001093.)通过刮涂法组装大尺寸Ti3C2Tx纳米片(平均横向尺寸为10μm),制备了高强高导电Ti3C2Tx薄膜;然而由于大尺寸纳米片之间存在孔隙,当薄膜的厚度从0.94μm增大到2.4μm时,其拉伸强度和电导率显著降低;此外,大尺寸Ti3C2Tx纳米片层间界面作用较弱,也限制了其力学性能。为此,需要开发致密化策略以提升大尺寸Ti3C2Tx纳米片所组装薄膜的性能。最近,程群峰等人(Science2021,374,96.)通过在Ti3C2Tx纳米片层间引入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四硼酸钠交联剂,有效消除了孔隙,大幅提升了Ti3C2Tx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然而由于绝缘性交联剂阻碍了Ti3C2Tx纳米片层间的电子传递,因此,所制得的Ti3C2Tx复合薄膜的电学性能大幅降低,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352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