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角度可调的齿轮箱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36435.1 | 申请日: | 202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04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盛贵宾;王奂钧;高旭文;刘义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H1/22 | 分类号: | F16H1/22;F16H57/023;F16H57/021;F16H57/031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宋晓晓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角度 可调 齿轮箱 | ||
一种角度可调的齿轮箱,涉及传动技术领域。为了解决随着直升机型号的变化,左右发动机输入端与内外旋翼之间的夹角不同,需要匹配多个齿轮箱,存在适应性较差、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输出驱动机构、中间传动机构、输入驱动机构、箱体Ⅰ、中间转接板和箱体Ⅱ;箱体Ⅱ、中间转接板和箱体Ⅰ依次同轴设置,箱体Ⅱ与中间转接板的一侧端面为可拆卸连接,箱体Ⅰ与中间转接板的另一侧端面为可拆卸连接;中间传动机构轴向安装在齿轮箱箱体内,输出驱动机构安装在箱体Ⅰ内,输出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中间传动机构的输入端连接,输入驱动机构安装在箱体Ⅱ内,输入驱动机构的输入端与中间传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本发明主要用于输入轴与输出轴的调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角度可调的齿轮箱。
背景技术
直升机机匣在做出厂试验时,需对各负载端进行模拟加载试验,某型号直升机传动系统采用左右发动机输入、内外旋翼及尾轴输出的结构形式,左右发动机输入端与内外旋翼轴之间的夹角大于90°。在试验过程中,左右发动机输入端采用拖动电机驱动,拖动电机水平安装,与内外旋翼夹角成90°,因此需要齿轮箱将拖动电机与左右发链接起来,且齿轮箱输入、输出角度大于90°。此处齿轮箱结构可采用小交角齿轮传动,但是随着直升机型号的变化,左右发动机输入端与内外旋翼之间的夹角不同,需要匹配多个齿轮箱,对试验陪试设备而言,适应性较差,成本增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随着直升机型号的变化,左右发动机输入端与内外旋翼之间的夹角不同,需要匹配多个齿轮箱,对试验陪试设备而言,存在适应性较差、成本增高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角度可调的齿轮箱。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角度可调的齿轮箱,它包括输出驱动机构、中间传动机构、输入驱动机构、箱体Ⅰ、中间转接板和箱体Ⅱ;所述的箱体Ⅱ、中间转接板和箱体Ⅰ依次同轴设置并组装成齿轮箱箱体,所述的箱体Ⅱ与中间转接板的一侧端面为可拆卸连接,箱体Ⅰ与中间转接板的另一侧端面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的中间传动机构轴向安装在齿轮箱箱体内并可相对于齿轮箱箱体转动,所述的输出驱动机构安装在箱体Ⅰ内,输出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中间传动机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输入驱动机构安装在箱体Ⅱ内,输入驱动机构的输入端与中间传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间转接板为环形结构,中间转接板朝向箱体Ⅰ的一端靠近内侧的部分开有一圈螺栓孔和销孔,中间转接板朝向箱体Ⅱ的一端内侧加工有一圈环形台阶,且中间转接板朝向箱体Ⅱ的一端靠近外侧的部分开有一圈螺栓孔和销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箱体Ⅰ包括定位环Ⅰ、支撑壳体Ⅰ、支撑端盖Ⅰ、端面连接环Ⅰ和输入锥齿轮衬套Ⅰ;所述的支撑壳体Ⅰ为两端开口的壳体,支撑端盖Ⅰ安装在支撑壳体Ⅰ的一端端口处并密封;所述端面连接环Ⅰ的一侧端面焊接在支撑壳体Ⅰ的另一端端口处,端面连接环Ⅰ靠近内侧的部分与输入锥齿轮衬套Ⅰ通过螺栓和圆柱销固定连接;所述的定位环Ⅰ焊接在端面连接环Ⅰ的另一侧端面上,所述定位环Ⅰ的外径等于中间转接板一端端口的内径;所述的中间转接板套在定位环Ⅰ上,端面连接环Ⅰ靠近外侧的部分与中间转接板的一侧端面通过螺栓和圆柱销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箱体Ⅰ还包括两个调整垫片,支撑端盖Ⅰ与支撑壳体Ⅰ之间设置有一个调整垫片,端面连接环Ⅰ与输入锥齿轮衬套Ⅰ之间设置有一个调整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的箱体Ⅱ包括支撑壳体Ⅱ、支撑端盖Ⅱ、支撑端盖Ⅲ、支撑端盖Ⅳ、端面连接环Ⅱ和输出锥齿轮衬套Ⅱ,所述的支撑壳体Ⅱ为四面开口的方形壳体,支撑端盖Ⅱ安装在支撑壳体Ⅱ的左端端口处并密封,所述的端面连接环Ⅱ安装在支撑壳体Ⅱ的右端端口处,所述的支撑端盖Ⅲ安装在支撑壳体Ⅱ的上端端口处,且二者之间设置有调整垫片,所述的支撑端盖Ⅳ安装在支撑壳体Ⅱ的下端端口处,且二者之间设置有调整垫片;所述端面连接环Ⅱ靠近内侧的部分与输出锥齿轮衬套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端面连接环Ⅱ靠近外侧的部分与中间转接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364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