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甘草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36725.6 | 申请日: | 202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26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艾连中;陆智;李亚杰;夏永军;宋馨;杨昳津;王光强;熊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4;G01N30/06;G01N30/72;G01N30/86;G01N30/8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褚明伟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甘草 吡咯 里西啶 生物碱 方法 | ||
1.一种测定甘草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混合标准品的制备:将不同标准品溶解后混匀得到不同浓度的混合标准品;
(2)待测样品的前处理:将前处理后的甘草溶于提取助剂中进行超声提取,离心后水浴得到待净化液;将待净化液上样于预处理的MCX固相萃取柱中,后处理得到待复溶样品;将待复溶样品溶解后过滤,得到待测样品;
(3)标准曲线的绘制: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不同浓度的混合标准品依次送入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进行任一标准品标准曲线的绘制;
(4)待测样品检测:将步骤(2)制备得到的待测样品送入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进行分析,根据步骤(3)的标准曲线计算出甘草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含量;
步骤(1)中,所述标准品选自兰蓟定、兰蓟定N-氧化物、千里光碱、千里光碱N-氧化物、野百合碱、野百合碱N-氧化物、倒千里光碱、倒千里光碱N-氧化物、春千里光碱、春千里光碱N-氧化物、千里光宁碱、千里光宁碱N-氧化物、千里光菲灵碱、千里光菲灵碱N-氧化物、欧天芥菜碱、欧天芥菜碱N-氧化物、天芥菜碱、天芥菜碱N-氧化物、促黑激素、克氏千里光碱、芝麻菜叶千里光碱和石松胺N-氧化物中的一种;
所述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分别为兰蓟定、兰蓟定N-氧化物、千里光碱、千里光碱N-氧化物、野百合碱、野百合碱N-氧化物、倒千里光碱、倒千里光碱N-氧化物、春千里光碱、春千里光碱N-氧化物、千里光宁碱、千里光宁碱N-氧化物、千里光菲灵碱、千里光菲灵碱N-氧化物、欧天芥菜碱、欧天芥菜碱N-氧化物、天芥菜碱、天芥菜碱N-氧化物、促黑激素、克氏千里光碱、芝麻菜叶千里光碱、石松胺N-氧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定甘草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混合标准品的浓度为0.1、0.5、1.0、5.0、10.0和20.0ng/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定甘草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前处理为将甘草使用60目筛进行过筛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定甘草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提取助剂为95%甲醇水溶液、乙醇和50%甲醇水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定甘草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预处理的MCX固相萃取柱为依次经甲醇和超纯水活化的MCX固相萃取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定甘草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后处理为利用超纯水和甲醇淋洗,弃废液后,用5%氨水甲醇溶液洗脱,然后利用氮气吹干洗脱液;
步骤(2)中,使用0.22μm滤膜进行过滤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定甘草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和(4)中,高效液相色谱的条件如下:
色谱柱:Waters Acquity BEH C18;流动相A:0.1%甲酸水溶液;流动相B:0.1%甲酸甲醇溶液;流动相洗脱程序:0.0~0.5min,5%B;0.5~5.0min,5%~34.5%B;5.0~6.0min,34.5%~41.1%B;6.0~7.0min,41.1%~100%B;7.0~7.01min,100%~5%B;7.01~8.5min,5%B;柱温:40℃;进样量:20μL;流速:0.3mL/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定甘草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和(4)中,质谱的条件如下:
离子源:电喷雾离子源;扫描模式:正离子扫描;监测方式:多反应监测(MRM);毛细管电压:+3500V;源温度:350℃;碰撞气:氦气0.15mL/min;锥孔气流速:150L/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理工大学;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3672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