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插拔芯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44920.3 | 申请日: | 2022-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21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银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9/16 | 分类号: | B21D9/16;B21D53/8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吴忠杰 |
地址: | 315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拔芯 机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插拔芯机构,属于汽车零部件加工工装技术领域,包括:基台,其设置有底座;转动组件,其包括翻转驱动元件以及转动座;插拔组件,其包括插拔驱动元件以及移动座,所述移动座设置有具有柔性的模芯,所述插拔驱动元件可驱动所述移动座相对于所述转动座移动从而使所述模芯插入工件或者将所述模芯从工件中拔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翻转驱动元件可驱动转动座相对于底座转动,从而使转动座配合弯曲成型的角度并使其跟随弯曲角度转动,插拔驱动元件可驱动移动座相对于转动座移动从而使模芯插入工件或者将模芯从工件中拔出,克服了人工插拔芯较为困难且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加工工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插拔芯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加工防撞梁、车门防撞杆等管状产品需要进行压弯成型的工艺,由于这些产品一般都具有空腔,如果不对这些空腔进行填充就进行压弯成型工艺可能会致使其变形,因此需要在压弯成型工艺前预先插入模芯,进行压弯成型后再将模芯抽出。
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人工的方式插拔芯,效率较低,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插拔芯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插拔芯机构,包括:
基台,其设置有底座;
转动组件,其包括翻转驱动元件以及转动座,所述翻转驱动元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转动座与所述翻转驱动元件联动连接,所述翻转驱动元件可驱动所述转动座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
插拔组件,其包括插拔驱动元件以及移动座,所述插拔驱动元件与所述转动座连接,所述移动座与所述插拔驱动元件联动连接,所述移动座设置有具有柔性的模芯,所述插拔驱动元件可驱动所述移动座相对于所述转动座移动从而使所述模芯插入工件或者将所述模芯从工件中拔出。
在上述的一种插拔芯机构中,所述转动座上设置有导向座,所述拔插驱动元件设置于所述导向座,所述模芯与所述导向座接触并可沿所述导向座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插拔芯机构中,所述导向座设置有导向孔,所述移动座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穿过所述导向孔并可沿所述其轴向移动从而引导所述移动座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插拔芯机构中,还包括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复位驱动元件以及复位座,所述复位座与所述复位驱动元件联动连接,所述复位驱动元件可驱动所述复位座靠近所述导向座并将所述模芯压接于所述导向座。
在上述的一种插拔芯机构中,所述复位组件还包括滚轮,所述滚轮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各个所述滚轮均可转动地与所述复位座连接,所述复位座可通过所述滚轮与所述模芯接触。
在上述的一种插拔芯机构中,所述底座设置有第一铰接块,所述转动座设置有第二铰接块,所述第二铰接块与所述第一铰接块铰接,所述翻转驱动元件与所述基台铰接,所述翻转驱动元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座铰接。
在上述的一种插拔芯机构中,所述底座还设置有初始块,所述转动座可转动至与所述初始块接触并调节至初始位置,所述第二铰接块与所述第一铰接块的铰接处位于所述翻转驱动元件输出端与所述转动座的铰接处与所述初始块之间。
在上述的一种插拔芯机构中,还包括防倒组件,所述防倒组件包括防倒驱动元件以及压块,所述压块与所述防倒驱动元件联动连接,当所述转动座与所述初始块接触时所述防倒驱动元件可驱动所述压块移动至所述转动座上方从而限制所述转动座转动。
在上述的一种插拔芯机构中,所述基台还设置有调距驱动元件,所述底座通过所述调距驱动元件与所述基台连接并且所述底座与所述调距驱动元件联动连接,所述调距驱动元件可驱动所述底座相对于所述基台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449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撞梁的压弯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保温板参数监测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