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78804.3 | 申请日: | 2022-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69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任启文;张树梓;李洁;刘金柱;周艳伶;李联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23/00 | 分类号: | A01G23/00;A01G17/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开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7 | 代理人: | 段明静 |
地址: | 05006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华北 落叶松 人工林 天然更新 方法 | ||
1.一种促进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联合采取如下措施:
A、抚育间伐,开窗透光
对郁闭度>70%的华北落叶松成熟林进行抚育间伐,开窗透光,间伐后郁闭度保持在60%-70%;对郁闭度≤70%的不予处理;间伐时,在均匀间伐的原则下,采伐强度采取10株间n株的措施;n计算方法如下:
n=(10×S)/100
式中:S为采伐强度,%;n为间伐株数,株;
B、径级调控以提升径级结构多样性,增加垂直层次
调查待抚育林分当前胸径分布情况,按照植株胸径分成若干径级,分别统计各径级的植株数量Ni;并且根据采伐强度S计算总间伐株数N,N=S×抚育林待调控区总林木数;
按照采伐后各径级植株的剩余数量趋近于一致的原则,将总间伐株数N分摊到各个径级;
措施B和措施A结合进行,在二者冲突时措施B优先于A;
C、清除枯落物阻隔,促进种子萌发定居
将华北落叶松林下枯落物按照块状或带状清除,使土壤裸露,清除后的枯落物堆积于裸露土壤的下坡向边缘以利于吸水保水和阻隔地表径流,对土壤进行破土;
D、加速枯落物分解,培肥林地土壤
采取人工喷洒秸轩腐熟剂的措施加速华北落叶松林下枯落物分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措施B中,在统计得到各径级的植株数量Ni之后,按照各径级范围植株数量从大到小排序;在满足总间伐株数N的前提下,首先间伐植株数量第一径级,当间伐至该径级的剩余株数小于第二径级的株数时,转而间伐第二径级,使第二径级剩余株数和第一径级剩余株数相等;同步间伐第一径级和第二径级始终保持第二径级剩余株数和第一径级剩余株数相等,当间伐至第二径级剩余株数小于第三径级株数时,转而间伐第三径级,使第三径级剩余株数、第二径级、第一径级剩余株数均相等,同步间伐第一径级、第二径级和第三径级始终保持第一径级、第二径级和第三径级的剩余株数相等,以此类推,直到将总间伐株数N伐满;若最终出现不能使各径级剩余株数严格相等的情况时,则优先保留小径级的植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措施B中,测定的植株胸径分成4-10个径级;分级区间以3-5cm为一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措施B中,按照<5cm、5-10cm、10-15cm、15-20cm、20-25cm、>25cm分为6个径级范围,每个径级的植株数量分别是N1、N2、N3、N4、N5、N6;总间伐株数N分摊到各径级范围中,并且按照使间伐后各径级范围剩余的植株数量趋于一致;在无法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则优先采伐大径级的植株。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措施C中,在清除华北落叶松林下枯落物时,所述块状清除是指清除出来的裸露土壤地块按照网格状等距分布,使裸露土壤地块位于4棵植株的中间位置,裸露土壤地块到四棵植株的距离相等;清除枯落物的深度为达到腐殖质层且保留腐殖质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裸露土壤地块为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为主,面积按照1/3-1/2植株株距×行距确定,或者按照密度由下式确定:
S’=a×(10000/p)
式中:S’为清除块面积,m2;p为林分密度,株/hm2;a为参数,取值1/3-1/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措施C中,在清除华北落叶松林下枯落物时,所述带状清除是指清除出来的裸露土壤带为沿等高线的连续分布,裸露土壤带位于两行植株中间,其宽度为行距的1/3-1/2;清除枯落物的深度为达到腐殖质层且保留腐殖质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未经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7880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